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道潜的《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全文: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
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
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
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
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
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
肺肝既冷然,纨扇亦暂释。
将军不吾期,乐事空自得。
愿言赋长谣,为我记此夕。
参考注释
天风
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
无迹
亦作“ 无跡 ”。没有踪影;没有痕迹。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跡,天工罕代。”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李惠登 ﹞为政清浄无迹,不求人知。”
见“ 无迹 ”。
释道潜名句,夏夜奉怀景文路分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