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汪士明的《题四御史诗卷》
全文:
上元甲子龙飞春,一时群贤辅圣人。
四聪甚迩百度举,诞降丝纶旌直臣。
直臣维何四御史,铁冠白笔侍紫宸。
面如秋霜胆如石,曾犯先朝批逆鳞。
奏章上彻雷霆震,此身视死犹埃尘。
宽饶竟到北阙下,韩公远谪辞西秦。
忠言嘉谟倘悟主,小臣微躯安足云。
鸷鸟既死不复击,尺蠖暂屈当复伸。
忽逢天语为昭雪,一朝黯淡开青旻。
死者当庙食,子孙居要津。
生者赐环归,朝廷领缙绅。
彼哉患得复患失,重茵列鼎思全身。
回视四贤生死各尽节,何异鸡惊争食仰视鸾凤凌紫氛。
参考注释
忠言
忠直之话
进尽忠言。——诸葛亮《出师表》
忠言逆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嘉谟
犹嘉谋。 汉 扬雄 《法言·孝至》:“或问忠言嘉謨,曰:‘言合 稷 契 谓之忠,謨合 皋陶 谓之嘉。’”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能事闻重译,嘉謨及远黎。”《老残游记》第十三回回目:“滔滔黄水观察嘉謨。”
悟主
使主上觉悟。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宣力王室,匪惟厥武。揔干 鸿门 ,披闥帝宇;耸颜誚 项 ,掩泪悟主。”《新唐书·房琯传赞》:“ 琯 以忠谊自奋,片言悟主而取宰相,必有以过人者。”
小臣
(1). 春秋 以后指卑微的小吏。《礼记·礼运》:“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孔颖达 疏:“大臣谓大夫以上……小臣,士以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闭城门大搜扬雄待诏二事芟正文留考异》:“始知荐 雄 者,不特非 王音 ,且亦非 王根 也。然 庄 ( 杨庄 )乃小臣,但能诵之帝前; 根 则执政,既已奇而召为门下史,遂荐之於帝,同时并行,固无不可。”
(2).宫中执役的宦官。《国语·晋语二》:“ 驪姬 与犬肉,犬毙。饮小臣酒,亦毙。” 韦昭 注:“小臣,官名,掌阴事阴命,阉士也。”
(3).臣子在君王前的自称。《书·召诰》:“﹝ 召公 ﹞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汉书·石显传》:“唯陛下哀怜财幸,以此全活小臣。”
微躯
微贱的身躯。常用作谦词。 三国 魏 曹植 《叙愁赋》:“委微躯於帝室,充末列於椒房。”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自笑微躯长碌碌,几时来此学无还。” 清 周亮工 《西禅寺留别》诗:“微躯未敢厌烽烟,祖帐羣公尽大贤。”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假使我们能救他们,便牺牲却一己底微躯,也正是人生底无上幸福。”
安足
立足,存身。《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则 齎书告子 续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汪士明名句,题四御史诗卷名句
猜你喜欢:
- 上元翫灯二首白玉蟾〔宋代〕
- 诣斋宫叠去岁韵三首·其一乾隆〔清代〕
- 同辛杨游李氏园随意各赋古律诗一首韩维〔宋代〕
- 寄西涧叶侍郎胡仲弓〔宋代〕
- 鄱阳分水岭方回〔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