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宗杲的《偈颂一百六十首》
全文:
高在绝顶,富在福严。
乐在天堂,苦在地狱。
谁知席帽下,元是昔愁人。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席帽
古帽名。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 晋 崔豹 《古今注·席帽》:“本古之围帽也,男女通服之。以韦之四周,垂丝网之,施以珠翠。丈夫去饰……丈夫藤席为之,骨鞔以繒,乃名席帽。” 唐 皇甫氏 《京都儒士》:“遂於壁下寻,但见席帽,半破在地。”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二:“盖国初犹袭 唐 风,士子皆曳袍重戴,出则以席帽自随。” 清 钱谦益 《客途有怀吴中故人》诗:“青袍奉母谁知子?席帽趋时自有人。”
愁人
(1).令人发愁。《楚辞·九歌·大司命》:“结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2).心怀忧愁的人。 晋 傅玄 《杂诗》:“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宋 张先 《酒泉子》词:“亭柳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 清 纳兰性德 《满江红》词之三:“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酒是只有增长愁人的愤懑。”
释宗杲名句,偈颂一百六十首名句
猜你喜欢:
- 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 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墨子·02章 修身》
-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 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 立春后三日山行喜雨赵崇嶓〔宋代〕
- 又山偈就寄善知识吴潜〔宋代〕
- 雪后梅花盛开折置灯下曾几〔宋代〕
- 送汪舟次检讨林石来舍人奉使琉球四首·其四王士祯〔清代〕
- 闻虏乱陆游〔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