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吕维祺的《儆学诗十首(录一首)》
全文:
若果真知德不孤,从何下手作工夫。
心无恻隐非人也,学有朋来亦乐乎。
性以诚明为血脉,仁将孝弟是头颅。
偏于此处多亏欠,却向枝枝节节图。
参考注释
若果
若是;假如
若果他在场,事情就难办了
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路头,若果聚合了,倒是件美事。——《红楼梦》
真知
真才实学;深刻的哲理;真理
实践出真知
不孤
(1).古时幼年丧父为孤,孤子受到长辈父亲般的照顾称为不孤。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十:“ 康节 先公既捐馆,二 程 先生于 伯温 有不孤之意,所以教载甚厚。”
(2).不孤单,不单独。《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 沉兼士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序》:“今读此编,深幸吾道之不孤。”
下手
(1) 助手
打下手
(2) 座次的下方者,即右方
坐在主人的下手
(3) 指知识、技能低下的人
工夫
(1)
(2) 时间
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红楼梦》
那有工夫讲话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曹禺《雷雨》
(3) 作事所费的人力
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葛洪《抱朴子·遐览》
重行整理,又须费一番新工夫。——鲁迅《书信集》
(4) 经过训练学到的胜任工作的能力;培养的或学到的才能
始知名画有工夫
这些演员真有工夫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术的上品。——《苏州园林》
(5) 工作
白天下田做工夫
(6) 同“功夫”
他有一身好工夫
吕维祺名句,儆学诗十首(录一首)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