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袁说友的《和杨诚斋韵谢惠南海集诗三首》
全文:
斯文宗主赖公归,不使它杨僭等夷。
四海声名今大手,万人辟易几降旗。
天方欲治将焉往,用不崇朝尚窃迟。
整顿乾坤从小试,南州昔日洗潢池。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声名
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大手
犹高手。指工于文辞的名家。 唐 僧鸾 《赠李粲秀才》诗:“颯风驱雷暂不停,始向场中称大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北杂剧已为 金 元 大手擅胜场,今人不復能措手。曾见 汪太函 四作……都非当行。”参见“ 大手笔 ”。
辟易
(1).退避;避开。《史记·项羽本纪》:“是时, 赤泉侯 为骑将;追 项王 , 项王 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张守节 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唐 顾况 《从军行》之一:“怒目时一呼,万骑皆辟易。”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 瓘 指剑以示曰:‘ 瓘 虽识大王,但此物不识耳!’皆皇恐辟易而退。” 清 赵翼 《古州诸葛营》诗:“想是擒纵声威在,一时羣蛮尽辟易。” 鲁迅 《彷徨·长明灯》:“他两眼更发出闪闪的光来,钉一般看定 阔亭 的眼,使 阔亭 的眼光赶紧辟易了。”
(2).指屏退;击退。《北史·序传·李晓》:“行至 成皋 ,为 滎阳 令 天水 阎信 所疑,辟易左右,谓 晓 曰:‘观君仪貌,岂是常伦?’”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闻有贼,奋臂前驱,十数人輒辟易千人。”
(3).引申为消失。 宋 司马光 《朝鸡赠王乐道》诗:“一声高举耳目醒,四远羣阴俱辟易。”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有顷,大雨倾注,氛雾辟易。”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4).狂疾。《国语·吴语》:“ 员 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 越 之擒也。 员 请先死。” 韦昭 注:“辟易,狂疾。”
(5).拜服;倾倒。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清 董樵 《刘旅皇半剌》诗:“大雅既沦丧,吾子敦诗书。作者皆辟易,叹君 杨 马 餘。” 清 王晫 《今世说·捷悟》:“每雄谈,四座为辟易。”
(6).谓解冻。《吕氏春秋·上农》:“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粪。” 陈奇猷 校释:“‘辟易’係古人恒言。《史记·项羽本纪》云:‘ 赤泉侯 为骑将,追 项王 , 项王 瞋目叱之, 赤泉侯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正义云:‘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是‘辟易’者,其地原为人或物所佔据而后避开之义。此文既是説耕稼,则田地辟易是相对於田地固冻而言,故辟易即是解冻。”
降旗
把旗子降下
袁说友名句,和杨诚斋韵谢惠南海集诗三首名句
猜你喜欢:
-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
-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 署陜甘总督毕沅奏甘省各属被旱情形诗以志事乾隆〔清代〕
- 四圣赞释师体〔宋代〕
- 王鉴仿元四家笔意·其三·仿倪瓒乾隆〔清代〕
- 过嘉禾呈方懋德吴芾〔宋代〕
- 西轩诗甘露寺鬼〔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