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萧元之的《塞马歌答杨侍郎》
全文:
侍郎赠我六尺騟,矫矫龙性天骨殊。
四蹄铁立目电闪,此其壮志畏长驱。
牵来细观问厮养,何物有此权奇状。
为言此是古孙龙,往往得之沙塞上。
森张雾鬣{左石右畏}礌鬃,萧稍骏尾摇朔风。
冰河蹙裂蹄甲锐,竹批两耳双方瞳。
向时淮西屡战胜,曾驮猛士敲金镫。
帐前欲得不敢言,空悬宝珠光照乘。
我有百发落雁鈚,前年引满射赤眉。
功成万死不见赏,归骑驴子吟楚词。
浮沈不作飞腾梦,感公赠我意勤重。
旋蒙臯比作鞍鞯,更染青丝结韁鞚。
祗今中原狐兔鸣,黄沙莽莽白骨腥。
愿公急起扫欃枪,百万勋业一旦成。
我当乘此载前旌,男儿报义要轻生。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为言
(1).与之说话;与之交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辛 貌丑,妻不为言。”
(2).犹为意。《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贫困,常欺 鲍叔 , 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诈伪之言。为,通“ 伪 ”。《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胡得焉。” 孔颖达 疏:“人之诈伪之言。” 陈奂 传疏:“古‘为、伪、譌’三字同。《毛诗》本作‘为’,读作‘伪’也。为言即谗言,所谓小行无徵之言也。”
古孙
复姓。《通志·氏族五》:“ 古孙氏 。”原注:“ 姬 姓, 王孙贾 之后,亦随音改为 古孙氏 。”
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沙塞
沙漠边塞。《后汉书·南匈奴传论》:“ 世祖 以用事诸华,未遑沙塞之外,忍愧思难,徒报谢而已。”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惟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且 琯 在南朝佐上皇,使陛下与王分领诸道节制,仍置陛下於沙塞空虚之地,又布私党於诸道,使统大权。”
萧元之名句,塞马歌答杨侍郎名句
猜你喜欢:
-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荀子·礼论》
- 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
- 长相思,长相思。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宋祁《落花》
-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 水调歌头(圆史宰受荐)徐鹿卿〔宋代〕
- 郊庙朝会歌辞绍熙元年恭上寿星圣皇太后至尊佚名〔宋代〕
- 玉楼春晏几道〔宋代〕
- 挽余忠宣公吴当〔元代〕
- 江上逢晁适道崔子方〔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