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元稹的《杂忆五首》
全文:
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
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
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
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
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双文
(1). 宋 钱惟演 《苦热》诗:“赫日烘霞鬪晓光,双文桃簟碧牙牀。”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腰悬着百鍊鎚,胸挂着双文镜。” 清 陈维崧 《水调歌头·咏美人秋千》词:“百丈同心綵索,一寸双文画板,风颭绣旗开。”
(2).指骈体文。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六八:“闭门三日了何事?题图祝寿諛人诗。双文单笔记序偈,笔秃幸趁酒熟时。”
(3).指 唐 传奇小说人物 崔莺莺 。 唐 元稹 《杂忆》诗之一:“忆得 双文 通内里,玉櫳深处暗闻香。”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僕家有 微之 作《元氏古艳诗》百餘篇,中有《春词》二首……其诗中多言 双文 ,意谓二鶯字为 双文 也。”《红楼梦》第三五回:“ 双文 虽然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我 黛玉 之薄命,一併连孀母弱弟俱无。”
(4).借指美女。 明 高启 《和逊庵效香奁体》:“重寻未省 双文 去,只道羞郎不出来。”参见“ 崔鶯鶯 ”。
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 韦庄 《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 元 刘因 《采石图》诗:“平生曾有 金陵 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
(2).指月下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 月下老人 ”。
前后
(1) 早于或迟于某一特定时间的一段时期
冬之望日前后。——清· 林觉民《与妻书》
春节前后
(2) 大约在特定的时间
在1969年前后
(3) 指时间上从开始到结束
全场演出前后用了两小时
(4) 总共
她前后来过四次
(5) 某一地点的前面和后面
宅院前后都已绿化
(6) 正面和背面
前后受敌
捉迷藏
(1) 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
(2) 说话兜圈子,让人难以捉摸
元稹名句,杂忆五首名句
猜你喜欢:
- 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刘向《战国策·秦一·张仪说秦王》
-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 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墨子《墨子·21章 节用(中)》
-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