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毛并的《江城子》
全文:
倚墙高树落惊禽。
小窗深。
夜沈沈。
酒醒灯昏,人静更愁霖。
惆怅行云留不住,携手处,却分襟。
悠悠风月两关心。
拥孤衾。
恨难禁。
何况一春,憔悴到如今。
最苦清宵无寐极,相见梦,也难寻。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行云
流动的云;亦用以比喻女子头发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携手
手拉手
携手并肩
分襟
犹离别,分袂。 唐 王勃 《春夜桑泉别王少府序》:“他乡握手,自伤关塞之春;异县分襟,竟切悽愴之路。” 元 萨都剌 《别高照庵》诗:“分襟在今日,握手又何年?” 明 无名氏 《玉环记·范张别皋》:“人生聚散如蓬转,莫为分襟苦掛牵。”《花月痕》第五十回:“这二人与 荷生 八载分襟,一朝捧袂,伤秋华之宿草,喜春镜之罗花,真个説不了别后心事。”
毛并名句,江城子名句
猜你喜欢:
- 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 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房玄龄《晋书·列传·第二十四章》
- 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晏几道《蝶恋花· * 开时伤聚散》
-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 就松室乾隆〔清代〕
- 送许君起赴余干教授二首仇远〔宋代〕
-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李白〔唐代〕
- 奉祠东太乙宫七首·七言祀毕大雨一首沈遘〔宋代〕
- 渔父吴镇〔元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