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苏轼的《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全文:
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
暂借藤庆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瓦枕
陶制的枕头。 宋 苏轼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之二:“暂借藤牀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宋 杨万里 《题西湖僧房》诗:“书画随宜遮四壁,閒欹瓦枕小藤牀。” 明 徐应秋 《玉芝堂谈荟·鸡鸣枕》:“ 偶武孟 为 武岗州 幕官,因凿渠得一瓦枕。”
莫教
犹莫非。《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吴教授 听得外面声音,不是别人,是我浑家和 锦儿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这里?莫教也是鬼?”
辜负
(1) 亏负;对不住
无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李商隐《为有》
坐想行思,伤怀感旧,各辜负了星前月下深深咒。——元· 关汉卿《丈石调·青杏子·离情》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元· 马致远《洞庭秋月》
吃吧,不吃会辜负总司令的心意的。——《草地晚餐》
我决不辜负老师的培养
(2) 错误地对待
辜负了公众的信任
风凉
(1).指凉风。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诗:“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2).谓有风而凉爽;凉爽。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初置瓮於北荫中风凉之处,勿令见日。”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景隆八发》:“尔乃以瓦为枕,以棺为铺,逍遥乎风凉,从容乎日晡。”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此刻倒风凉了。”
(3).使身体清凉爽快;纳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他想出去风凉风凉,一推门,灯光射出去,只见……飞舞着好一片大雪。” 华山 《阵地春节散记》:“他满脸红光,正在洞口风凉,大概是在火炉边包了好半天饺子,热了。”
(4).犹轻松。 郭沫若 《<创造十年>发端》:“这一段文章说得倒还风凉,不过先生的苦心我们是不好忽略看过的。” 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个地主》:“你倒说得风凉,收了我的租,不帮我,还来劝我。”
(5).古地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关中图》曰: 丽山 之西,川中有阜,名曰 风凉原 ,在 磈山 之阴, 雍州 之福地,即是原。” 唐 皎然 《送如献上人游长安》诗:“闲寻 鄠 杜 看修竹,独上 风凉 看古原。”
苏轼名句,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名句
猜你喜欢:
-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子思《中庸·第二十六章》
-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
-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墨子·10章 尚贤(下)》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漫兴 其一王冕〔元代〕
- 盆菊吟李学一〔明代〕
- 贺新郎(再用前韵)刘克庄〔宋代〕
- 南乡子 东林桥雨篷梦归倪瓒〔元代〕
-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姜特立〔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