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洪咨夔的《严陵道上杂咏七首》
全文:
细草护沙连不断,疏风略雨散还收。
山田麦熟不归去,三百里江都是愁。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山田
(1).山中狩猎。《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 贾公彦 疏:“若田在山,则山虞芟莱草木於可陈之处。”
(2).指下等田。对高田(上等田)、间田(中等田)而言。《管子·山国轨》:“山田以君寄币振其不赡,未淫失也。”
(3).山间的田地。《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免为庶人,屏居山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林木緻密,行人鲜有能至矣。又有少许山田,引灌之踪尚存。” 清 顾炎武 《江上》诗:“岁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长。”
麦熟
(1).麦子成熟。《管子·轻重己》:“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晋书·桓温传》:“ 温 恃麦熟,取以为军资。” 唐 孟郊 《张徐州席送岑秀才》诗:“雨餘山川浄,麦熟草木凉。”
(2).指麦子成熟的季节。 唐 王建 《江陵使至汝州》诗:“回看 巴 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旧唐书·吐蕃传上》:“不知节候,麦熟为岁首。”
不归
(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 蒲松龄 《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
(2).不归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江都
扬州的别名
江都围急。——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洪咨夔名句,严陵道上杂咏七首名句
猜你喜欢:
-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八回》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及后人《韩非子·大体》
- 宫中曲李商隐〔唐代〕
- 元宫词(一百三首)·其五十二周宪王〔明代〕
- 东郊别业耿湋〔唐代〕
- 张剑州至剑一日以亲忧罢王安石〔宋代〕
- 恭谒泰陵乾隆〔清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