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登妙高台》
全文:
占得湘中地最高,山川端欲助人豪。
萍蓬江海通吴会,兰芷汀洲带楚骚。
人住翠微藏夕霭,水连碧落见秋毫。
阑干立尽家何许,徒赋归心折大力。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阑干
(1) 纵横交织;弥漫嵌合
瀚海阑干百丈冰
(2) 用竹、木、金属等制成的遮拦物
(3) 横流的样子
忍不住泪珠阑干
尽家
指全家族。《管子·入国》:“有三幼者,无妇征。四幼者,尽家无征。”
何许
什么;哪里
陈留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后汉书·陈留老父传》
不知何许人。——明· 魏禧《大铁椎传》
贾二是何许人,竟敢搞到我的头上来了
赋归
《论语·公冶长》:“子在 陈 曰:‘归与,归与!’”后因以“赋归”表示告归,辞官归里。 宋 朱熹 《宿密庵分韵赋诗得衣字》:“明朝驛骑黄尘里,莫待迷涂始赋归。” 明 宋濂 《送许时用还越中序》:“ 濂 窃自念时用英俊士,此行何所不至,鸞臺凤阁将以次而升,何日能赋归?”亦作“ 赋归歟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而翁南下赋归歟,值我新婚北上初。”
心折
(1) 心服,折服;佩服
所心折者,惟 孟东野一人
(2) 心惊,心碎;伤感
心折骨惊。——江淹《别赋》
大力
尽全力或调动一切力量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李曾伯名句,登妙高台名句
猜你喜欢:
- 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洪应明《菜根谭·概论》
-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 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荀子《荀子·天论》
- 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姚思廉《陈书·列传·卷二十四》
-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留别妻》
-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其二王立道〔明代〕
- 贺圣朝·留别叶清臣〔宋代〕
- 即事作二首·其一王士祯〔清代〕
- 重华宫小宴廷臣及内廷翰林等玉盂联句并成二律时新正二日·其一乾隆〔清代〕
- 游赵提干园董嗣杲〔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