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朱敦儒的《杏花天》
全文:
挂帘等月阑干曲。
厌永昼、劳烟倦局。
单衣汗透鲛绡缩。
脱帽梳犀枕玉。
移床就、碧梧翠竹。
寄语倩、姮娥伴宿。
轻风澹露清凉足。
云缀银河断续。
参考注释
单衣
只有一层衣料的衣服
鲛绡
亦作“ 鮫鮹 ”。1.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亦借指薄绢、轻纱。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南海出鮫綃纱,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餘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唐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曲》:“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鮫鮹破春碧。” 明 高东嘉 《泣颜回·春游》套曲:“见游人往来,贪欢笑,舞鮫鮹,闹咳咳笑高。”《镜花缘》第九四回:“﹝车﹞係用柳木如窗欞式做成,极其轻巧;周围俱用鮫綃为幔;车内四面安着指南针。”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阳光从紫云中穿着淡黄纱浪进来,清脆的鸟声在中间流啭,屋子的一切,便好似蒙在鮫鮹之中的那般波动,软艳!”
(2).指毛帕、丝巾。 宋 陆游 《钗头凤》词:“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鮫綃透。” 明 梁少白 《月云高·纪情》套曲:“黄花羞对,也只为君,金樽慵倒,也只为君,泪珠暗把鮫鮹揾。”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恨在心苗,愁在眉梢,洗了胭脂,涴了鮫綃。”
朱敦儒名句,杏花天名句
猜你喜欢:
-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荀子《荀子·修身》
- 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篇》
- 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荀子《荀子·君道》
-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 选贤于野,则治身业弘;求士子朝,则饰智风起。沈约《宋书·列传·卷五十五》
- 灵隐俞桂〔宋代〕
- 感事袁宏道〔明代〕
- 和程公辟游宿猿洞二首陈襄〔宋代〕
- 和郑先辈谢秩闲居寓书所怀刘得仁〔唐代〕
- 扳和坡翁狱中寄子由二韵·其二朱浙〔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