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放鱼 自此后诗到江州作。》
全文:
晓日提竹篮,家僮买*春蔬。
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
无声但呀呀,以气相煦濡。
倾篮写地上,拨剌长尺余。
岂唯刀机忧,坐见蝼蚁图。
脱泉虽已久,得水犹可苏。
放之小池中,且用救干枯。
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
一时幸苟活,久远将何如。
怜其不得所,移放于南湖。
南湖连西江,好去勿跏蹰。
施恩即望报,吾非斯人徒。
不须泥沙底,辛苦觅明珠。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呀呀
(1).张口貌。 唐 独孤及 《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飢虎呀呀立当路,万夫震恐百兽怒。” 宋 欧阳修 《巩县初见黄河》诗:“呀呀怒口缺若门,日啖薪石万万计。”
(2).高耸貌;陡峭貌。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诗:“东方青色龙,牙角何呀呀。” 宋 杨万里 《阻风泊锺家村》诗:“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
象声词。形容笑声、哭声、鸟鸣声、小儿学语声等。 唐 韩愈 《读东方朔杂事》诗:“ 王母 闻以笑,卫官助呀呀。” 元 刘秉忠 《蟾宫曲》:“金风颯颯,寒雁呀呀,促织叨叨。”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孩子一岁了,呀呀学着话。”
煦濡
温和;惠爱。 明 张居正 《吴镜川暨淑人合葬墓志铭》:“与乡人处,恂恂煦濡,不为崖异。” 清 冯桂芬 《祭蒲城相国文》:“秋典所及,春风与俱,道在平反,非止煦濡。” 王闿运 《王兵备》诗序:“若其艰危,煦濡相从。”参见“ 煦沫 ”。
白居易名句,放鱼 自此后诗到江州作。名句
猜你喜欢:
-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纳兰性德《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 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
- 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 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 欺君为大,加诸罪无可免;枉法不容,纵其为祸方惩。来俊臣《罗织经·谋划卷第九》
- 南昌道中释晓莹〔宋代〕
- 绿章封事(为吴道士夜醮作)李贺〔唐代〕
- 晋河汪遵〔唐代〕
- 沈宪敏公挽词楼钥〔宋代〕
-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陈普〔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