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姜特立的《次石鱼》
全文:
君不见陇州石鱼生地下,中有鰌鲫皆同化。
又不见衡湘石鱼生山中,鱼身鳞鬣俱如画。
世间何独此石为鱼形,石蛇石蟹皆如生。
虾蟆口吻酷肖似,螬蛴动几能行。
悠悠荒怪不可考,吾意造物初无情。
阴阳融结亦偶尔,俗智讵可窥杳冥。
叶君得此不足惜,君自川岳储英灵。
来春禹浪忽变化,头角天上看峥嵘。
此时回首视此石,弃置殆与砂砾并。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生山
指有利于攻守进退的山头。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地葆》:“南阵之山,生山也;东阵之山,死山也。”
鳞鬣
(1).指龙的鳞片和鬣毛。 清 王士禛 《龙门阁》诗:“鳞鬣中怒张,风雨昼晦昧。”亦指鱼的鳞片和背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鳞语·黄雀鱼》:“海人譟而惊之,化者十五,鳞鬣不开者不全化矣。” 清 李元 《蠕范·物候》:“鱖……形扁而腹圆,大口大目,细鳞有斑彩,其斑雄明雌暗,皆有鬐鬣,鳞鬣皆圆,黄质黑章。”
(2).代称龙。 宋 欧阳修 《和出省》:“共向丹墀侍临选,莫惊鳞鬣化风雷。”
(3).代称鱼。 五代 齐己 《池上感兴》诗:“碧底红鳞鬣,澄边白羽翰。”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艺语·诸家画品》:“有 官*能 者, 香山 千户小旗,生有巧思,欲与 林良 抗衡,所画鳞鬣亦精絶。”
(4).代称松树。鳞喻松树皮,鬣喻松针。 明 吴承恩 《画松》诗:“鳞鬣如有声,飢蛟对相语。”
如画
景色如绘画一般美丽
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宋· 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中秋》
姜特立名句,次石鱼名句
猜你喜欢:
-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 富贵易生祸端,必忠厚谦恭,才无大患王永彬《围炉夜话·第六三则》
- 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
- 夫为将之道,必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也。诸葛亮《将苑·卷一·智用》
- 偈颂二百零五首释正觉〔宋代〕
-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黄庭坚〔宋代〕
- 灯夕当三日而罢今至四月五日国人尚纷然出游毛滂〔宋代〕
- 临江仙辛弃疾〔宋代〕
-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苏颂〔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