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课文>> 民族英雄戚继光教学设计

民族英雄戚继光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11-07 07:51:51 

标签:

课文《民族英雄戚继光》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课文】
明朝嘉靖(jiājìnɡ)年间,日本海盗(dào)经常在我国浙(zhè)江、福建沿海一带烧杀抢掠(lüè),无恶不作。老百姓十分痛恨他们,管他们叫倭寇(wōkòu)。
当时,有个叫戚继光的将领,看到倭寇横行,百姓受苦,朝廷腐(fǔ)败,非常愤慨(kǎi)。他决心招募(mù)农民、矿工,组织军队,抗击倭寇。招兵的布告刚一贴出,就有很多人前来报名。戚继光组建的军队很快就发展到三千多人。这支军队经过威继光的严格训(xùn)练,纪律(lǜ)严明,战斗力很强,人称“戚家军”。
打仗的时候,戚继光总是身先士卒(zú),冲锋在前。士兵们见主将这样勇敢,斗志倍(bèi)增,奋不顾身,杀得倭寇东逃西窜。有的倭寇一边逃跑,一边抛撒抢来的财宝,想用这个办法阻挡后面的追杀。可是,戚家军官兵对金银珠宝连看都不看一眼,一心杀敌。就这样,戚家军军威大振,令倭寇闻风丧胆。
戚继光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móu)。有一次,进犯福建的倭寇占(zhàn)据了一个小岛。小岛和海岸之间有一片浅滩。涨潮时,浅滩没入水中,小岛四周一片汪洋;落潮时,水退滩出,又是一片泥泞(nìnɡ),人马一踏上去,就会陷进烂泥里。倭寇以为占据了这样险要的地形,绝对安全。戚继光仔细察看了地形后,命令士兵每人准备一捆干草,在一个大雨滂沱(pānɡtuó)的晚上,坐船来到小岛附近。趁着落潮,他们把准备好的干草扔到烂泥里,铺成了一条路,奋勇冲上小岛,不到半天工夫,就把倭寇全部歼(jiān)灭了。
还有一次,正值中秋节,城中主力部队正外出作战,倭寇又趁机进犯。戚继光就让全城百姓,用绳子拖着石头满街穿行。倭寇听到城中轰隆轰隆作响,以为是千军万马正在调防,吓得掉头就跑。
戚家军和其他抗倭军队一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huàn)。
【前言】
《民族英雄戚继光》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我国明朝将领戚继光为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组建军队,英勇抗击倭寇的故事。文章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单,没有艰涩难懂的词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他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
2、认识“盗、浙、廷、腐、训、律、谋、趁、患”9个生字,理解“民族英雄、海盗、倭寇、朝廷、腐败、训练、身先士卒、趁机、智谋、倭患”等词语。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英雄?我国明朝,就有一位抗日的民族英雄(生:戚继光)。[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
[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思维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1.自读课文,自学思考。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词句意思,课文内容,用笔画标注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读书,全班质疑。[要求:读书时,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质疑时,认真听同学提问,不重复别人的问题。](题目为什么写“民族英雄”?戚继光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他作战英勇、很有智谋?)[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三)小组交流,检查自学。
[意图: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注意倾听的能力,思辩能力。]
1.轮流读文,读准字音。[要求:画出读错的字词句,读完订正,再练读。]
2.提出疑问,交流大意。[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小组讨论帮助解决。个人说出答案后还要谈理由。]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轮流读书,了解全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读后,生谈课文主要内容。]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哪个小组想发言,帮同学解决难题?
[意图: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1)为何题目用“民族英雄”。[要求:结合书上有关语句,谈自己的理解。]
(2)戚继光为什么组建、训练“戚家军”?[要求:可以用书中语言回答,也可以把用自己的话回答。]
[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概括、理解能力。]
(3)从哪儿看出他作战英勇、很有智谋?[要求:先读书中语句,再谈自己的体会。]
(五)复习巩固,拓展知识。
1.复习巩固生字。生当小老师,把自己认为难读、难写、难记的字词提问,指名让其他学生回答。
[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记忆生字的兴趣。]
2.交流课外资料。
(1)讲戚继光的故事。
(2)表演课前准备的有关戚继光的节目。
[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使用课外资料的能力,丰富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英雄、爱英雄的情感,产生民族自豪感。]
(六)作业。
出一期戚继光的壁报。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高傲的女孩》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念小学那会儿,我们特别喜欢交朋友。听说哪个同学不错,就牢记着,见了面彼此友好
  • 课文《蛇与庄稼》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是台风引起的,许多田地和村庄被海水淹没了。这
  • 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出自八年级下册语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它
  • 课文《脚印》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鸡的脚印。小鸡对小狗说:“你看,你看,我会画竹叶。”
  • 课文《四季童话》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春春姑娘爱笑,笑出一个暖暖的太阳。春姑娘爱哭,一撇(piě)嘴就细雨沙沙。春姑
  • 课文《狐狸列那》出自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天气冷极了。狐狸列那的家里已经没有吃的了。他到外面给孩子们找吃的东西。出了家门,
  • 课文《写话》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按一定的顺序说出画面内容。2.能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学下来。
  • 课文《家》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鸟儿的家,是舒服的草窝。蜜蜂的家,是漂亮的房舍。鱼儿的家,是清清的小河。蜻蜓的家,
  • 课文《一定要争气》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因为家里穷,他一面
  • 课文《灰雀》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
  • 课文《鸟儿飞鱼儿游小虫爬》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鸟、儿、鱼、飞”,读准音,认清形,了解义,能正确
  • 课文《詹天佑》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
  • 课文《顶碗少年》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①。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
  • 课文《第一个愿望》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冬梅当了希望小学的代表,从山沟沟里来到首都北京。领队的老师问冬梅,到北京后
  • 课文《埃及金字塔见闻》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是埃及的象征。在埃及尼罗河沿岸
  • 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
  • 课文《和尚挑水》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一个和尚挑水喝,挑得快来挑得多,水缸天天溜溜满,高高兴兴尽管喝。两个和尚抬水喝
  •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共计33篇,其详细列表如下:第一单元1、窃读记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
  • 课文《爱发脾气的孩子》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有个男孩儿,脾气很不好,不管遇(yù)到什么事,稍(shāo)有不顺心,
  • 课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天,唐僧带着他的徒弟来到一座高山前。山上有个白骨洞,洞里住着白骨精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