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课文>> 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

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05-04 01:14:34 

标签:

课文《老师领进门》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4个年级。4个年级1个班。老师姓田,私塾出身,17岁就开始教师生涯。他口才、文笔都很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叩拜之后,便排队进入教室。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描红纸上,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ba6*九十枝花。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
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朵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喊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这八、九、十枝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
今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前言】
《老师领进门》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感至深的阅读课文。文中讲述了小时候教他国文的田老师口才文笔皆好,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演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培养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引导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领进门”不仅仅是将学生领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更是为学生缔造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学习目标】
1、知道识字要求的变化,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
2、学用“娓娓动听”或“恭恭敬敬”造句。
3、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2节。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建议】
一、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记得诗歌《爸爸的老师》吗?”(出示这一课文,齐声朗诵)
是啊,无论多么伟大的任务,都从学习识字、学习简单的加法开始,都有启蒙老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回忆了他的启蒙老师。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3、激趣:“老师领进门”,老师是谁?领进的是什么门?
二、初读,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然后说说课文大意(田老师、文学创作的大门)。
2、自读课文,找出生字,集体识字。
(1)告诉学生识字新要求:大家看到了,课后没有列出生字,以后的课文也都没有列出生字。为什么呢?因为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请一名学生简单说说)还因为呀,有的字老师还没有教同学们就已经认识了,有的字教过了一些同学已经忘了。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生字是不同的。怎么办呢?自己找生字、自己学生字。
(2)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然后查阅字典读准字音(老师巡视)。
(3)检查。
出示词语:后殿红摹纸娓娓动听戛然而止衣襟
学生提问考同学。
2、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读破句)
流利(口齿清楚,音量适中,速度适宜)
(教师随时板书读错的字,纠正;指导读不易读的句段)。
三、再读,理解课文。
(一)默读课文,思考:怎样领进门的?找到有关句子,然后交流。
(二)领会田老师想象力的丰富。
1、朗读课文中的小诗;
2、领会田老师讲述的故事;
3、对照故事理解小诗,找到两者对应的内容;
4、(1)听,想象故事中的意境,感受田老师的丰富的想象力(两者结合巧妙,而且饶有情趣);
(2)读,品味故事的韵味,感受田老师的口才。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我听得入迷,恍如……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同桌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抓住重点词语(尤其是“身临其境”),品位、朗读。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
解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朗读、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感激之情。
(四)尝试背诵最后两节。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说说不忘师恩的故事或自己尊敬老师的事。
五、作业
1、完成词句活动室。
2、收集尊师的故事。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荡秋千》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会写本课7个生字,会认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
  • 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
  • 课文《普罗米修斯》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
  • 课文《神奇的桥》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兰兰的爷爷是桥梁工程师。一天,他开着小汽车带兰兰去玩。穿过小树林,他们遇见一
  • 课文《升国旗》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wǔ xīnghóng qí五 星 红 旗,wǒmen deguó qí我 们
  • 课文《好日子》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的8个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理解课文大意,能流利、有感
  • 课文《开学第一天》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2、认识十四个生字(其中包括
  • 课文《画杨桃》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
  • 课文《因小失大》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那时,我是个七岁的孩子。在一个假日里,同伴们往我口袋里装满了铜板。我立即向儿童玩
  • 课文《黄山松》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叫好,谁有你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
  • 课文《烟台的海》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
  • 课文《诚实与信任》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课文】一天深夜,我驱车从外地回布鲁塞尔。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快
  • 课文《伟大的悲剧》出自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
  • 课文《尾巴的功能》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牛儿牛儿告诉我,你的尾巴有啥用?我的尾巴常甩动,就像拍子赶虻蝇。袋鼠袋鼠告
  • 课文《孔雀和乌鸦》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悄悄话》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兔子到狮子那儿告状,说老鼠告诉它猫在背
  • 课文《检阅》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临近七月,波兰首都华沙和往年一样准备欢庆国庆节。在一所学校的俱乐部里,一些儿童队员正在
  • 课文《钟表店里的争吵》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课文】“滴答,滴答……”钟表店里充满着这种声音。钟表们听惯了这种声音。谁如果没有发
  • 课文《怒吼吧黄河》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中华民族的抗争战争进入了惨烈的相持阶段。第二年
  • 课文《聪明的阿凡提》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阿凡提骑着小毛驴来到一个集市上。他看见前面饭馆门口围着一群人,走过去一看,
  • 课文《谈生命》出自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本,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不知道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生命最高处发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