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08-20 03:54:49
课文《春雨的色彩》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
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教材简说】
春雨贵如油。这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发自肺腑的感叹。
春雨细如丝。丝丝春雨像春姑娘身上的薄纱,随风飘动;像春姑娘纺出的丝线,轻轻垂下;又像春姑娘缝衣的细针,扎进刚刚苏醒的大地。
春雨柔似水。柔弱的春雨蕴藏着巨大的力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像乳汁一样哺育着世间万物,使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
春雨美如画。不知不觉中,春雨染红了桃杏,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苗。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大地上展开。
春雨是无色的,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五彩缤纷的世界。
【学习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1)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句子,提出课后的问题。认识“论、趣、题、底、颜”等生字。
(2)在朗读小燕子和麻雀说的话时,学习“淋、洒、滴”等生字。
(3)“线、油、欢”等字可随机出现。
2.生字的识记。
引导学生发现“题、淋、洒、底、欢”等字的识记方法,即通过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记住生字。如:是—题,林—淋,西—洒,低—底,砍—软—欢。
3.识字的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
(2)认读课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如“有趣、问题、到底、油菜”。
(3)组字游戏:
4.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六个字,有两个人字旁的字“你、们”,两个绞丝旁的字“红、绿”,两个草字头的字“花、草”。这一规律可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并学会欣赏范字。对相同偏旁的字,教师可重点指导写好一个,引导学生掌握偏旁的写法,然后放手让学生揣摩、练习。单人旁:撇要直,不能弯;竖为垂露,要正直。绞丝旁:第二个撇折的撇不能伸得太长,折要往上挑,整个绞丝应显得向左靠。草字头:横不宜太长,两个小竖要上开下收。
(二)朗读感悟
本文内容不难理解,关键是让学生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学会想象,学会欣赏。可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感悟。
1.对春雨本身的感悟。
(1)春雨的形象可在朗读第一自然段的过程中作简单理解。
(2)春雨的色彩可在读完课文后,利用课后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
(3)“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感受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趣,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教学本文不宜直接切入主题,更不能把获得这个问题的答案作为教学的目的或重点。
在朗读时,可着重指导理解和运用“到底”一词。
2.了解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1)春雨让大地变得五彩缤纷。关于这一点,除了引导学生边想象边朗读课文中小动物的对话之外,还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春雨让大地变得生机勃勃。在春雨的滋润下,动物、植物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一点可通过看课文插图和朗读课文来体会。
在朗读时,可着重体会“落、淋、洒、滴”等表示动作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小鸟们的天真、活泼、可爱,体会春雨的轻柔、欢快,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课文最后一句话耐人寻味,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活动。
通过观察或者调查,思考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2.课中活动。
分角色演一演。可以照课文演,也可以自编相近的内容演。演之前要把课文读熟。可以先在小组里合作准备和表演,然后在全班表演。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一、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4个字。认识2个笔画“、
- 课文《咏华山》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先生去登华山。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啊!华山真高哇!
- 课文《扮老公公》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7个生字:老、年、到、点、身、乐、得;认识新偏旁:立刀旁、四点底
- 课文《愚公移山》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从前,有个老人叫愚公,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
- 课文《黄河象》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这
- 课文《春天真好》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种子》是一篇说明科学知识的童话,先写在春风的吹拂下,地里的一粒种子在土
- 课文《末选择的路》出自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
- 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课文】1947年,遵(zūn)照党中央的决定,刘邓(dèng)大军向大别山挺进。经
- 课文《脚印》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鸡的脚印。小鸡对小狗说:“你看,你看,我会画竹叶。”
- 课文《信》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学会了写信,用笔和纸,用手和心。我多么想写啊,写许多许多的信——替雏鸟给妈妈写,
- 课文《山洪一样的掌声》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xíng)台地区发生了6.8级地震。第二
- 课文《山田白菜花生西瓜》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新笔画竖折,学会“田”“山”“白”“西”“生”5个生字,
- 课文《我不能失信》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
- 课文《采蘑菇》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采、草、地”三个生字。2、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
- 课文《一次有趣的观察》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我常听大人说,扁豆的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是真的吗?我不相信,决定自己观察观
- 课文《最后一头战象》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
-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共计36篇,其详细列表如下:第一单元1.秋天的图画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
- 课文《船长的勇气》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几十年前的一天,我走进一家书店,看到一个小男孩拿着一本地理书问老板要多少钱。
- 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
- 课文《操场上》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一、教材简说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图、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