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见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05 07:03:25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A.楚庄王欲伐越伐竹取道
B.臣患之,智如目也如鸣佩环
C.能见百步之外 见渔人,乃大惊
D.而欲伐越 欲穷其林
2.下列加点的“于”与“庄跤为盗于境内”中的“于”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A.胡不见我于王
B.百里奚举于市
C.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D.万钟与我何加焉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楚庄王要伐越原因是因为认为越国政治混乱,兵力也弱。
B.庄子劝楚庄王不要伐越是因为这样做是不仁义的。
C.庄子用生动的比喻说理,从而打动了楚庄王,使其停止攻越。
D.本文告诉我们,人要有自知之明。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翻译:大王的军队刚刚被秦,晋两国打败,丢了几百里的地盘,这就说明我们兵力弱。
(2)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翻译:所以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能看清别人,而在能看清自己。
(3)臣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翻译:我害怕智慧(就)像眼睛(一样),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事物却不能自己看见它的睫毛
(4)自见之谓明
翻译:(能够)自己看见本身(的不足)才是所谓的明智。
二:
1.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楚庄王欲伐越 B.此智之如目也
齐师伐我 其家甚智其子
C.王之伐越,何也 D.庄王乃止
无丝竹之乱耳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自见之谓明。
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分)
【答案】
1.B
2.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明智。
3.示例:知(智)者不惑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己知彼,百战百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附注释:
伐:攻打;讨伐;进攻
睫: 睫毛
愚:自谦之词
患:忧虑;担忧
谏:规劝君、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明:英明,明智,高明。
之智如目也: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
庄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
之:助词,无义。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如:像。
止:停止。
下:在…之下
翻译:
楚庄王想要讨伐越国,庄子规劝说:“大王想要讨伐越国,是为什么呢?”楚庄王说:“(越国)政治混乱军队软弱。”
庄子说道:“我害怕智慧(就)像眼睛(一样),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事物却不能自己看见它的睫毛。大王你的军队自从战败给秦、晋(两国后),丧失了数百里的土地,这是军队软弱。庄跻在(我国)境内做了盗贼但是官吏们不能阻止,这是政治混乱。大王(你的国家)政治混乱军队软弱,并不在越国之下,却想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
楚庄王就停止了(讨伐越国的事宜)。
所以认识某件事的困难,不在于看见别人(如何),而在于看见自己(如何)。所以说:“(能够)自己看见本身(的不足)才是所谓的明智。”
目不见睫的意思,指自己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看别人的缺点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则很难;考虑问题常常想将来很远的事,却难以把握眼前的情况。这种对待问题的态度和思维方式是不对的,如不进行矫正将是很危险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劝学》译文及赏析《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劝学》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劝学作者:
- 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陆游字务观,名游,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①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
- 文言文欧阳修改文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
-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挟蠹弊,悉除之。帝问处士罗英,谁
-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开元中,再表其闾。崇文性朴重寡言,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
- 旧唐书原文:杨恭仁,弘农华阴人,隋司空、观王雄之长子也。隋仁寿中,累除甘州刺史。恭仁务举大纲,不为苛察,戎夏安之。文帝谓雄曰:“恭仁在州,甚
- 《伤仲永》文言文教学后记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
- 史记原文: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
- 七子之歌文言文翻译导语:写作这组诗篇的时候,正值闻一多在美国纽约艺术学院留学期间。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七子之歌文言文翻译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 宋太宗学书太宗朝有王著者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
- 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导语: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
- 文言文阅读练习参考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见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见
- 中考文言文判断句句式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
- 1.《孔子语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
- 陈子壮,字集生,南海人。万历四十七年以进士第三人授翰林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阉竖。魏忠贤怒,假他事削子壮及其父给事中熙昌籍。崇祯初
- 文言文练习题苏代兄弟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
- 蒲宗孟,字传正,阀州新井人。第进士,调夔州观察推官。治平中,水灾地震,宗孟上书,斥大臣及宫禁。熙宁元年,改着作佐郎。神宗见其名,日:“是尝言
- 宋濂《择鹑》文言文阅读题择鹑【明】宋濂楚多鹑,善格如胶,弗之解。大夫黎嗜之,偶使韩,遂挟以行。左右言于韩君,君说之。令国中罗①鹑与格,皆不胜
- 申公者,鲁人也。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鲁南宫。吕太后时,申公游学长安,与刘郢同师。已而郢为楚王,令申公傅其太子戊。戊不好学,疾申
- 送宗伯乔白岩序文言文翻译《送宗伯乔白岩序》是由王守仁编写的一篇散文,作品出处《王文成公全书》。送宗伯乔白岩序文言文原文译及翻译是如何呢?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