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芮伯献马贾祸 译文注释翻译及阅读答案

芮伯献马贾祸 译文注释翻译及阅读答案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09 08:14:01 

标签:

芮伯献马贾祸
出处选自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
原文
周厉王使芮(ruì)伯帅①师伐戎②,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③之。王欲无厌④,而多信人之言。今以⑤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⑥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⑦也。”弗听,⑧卒献之。
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⑨诸王,曰:“伯也隐。”王怒⑩逐芮伯。
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⑩①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注释
①帅:通“率”,统帅。
②戎:中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
③捐:抛弃,舍弃。
④厌:满足。
⑤以:在……时候 。
⑥晓:嚷叫。
⑦贾(gǔ)祸:招引祸患。贾:招致。
⑧卒:最终,终于。
⑨谮:诬陷,中伤。
⑩逐:赶走,放逐。
⑩①渎货:贪财货。渎:通“黩”,贪污。
参考译文:
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攻打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这主意。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在军队回来的时候献上马,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
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伯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中伤芮伯。说:“芮伯还有藏私啊!”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
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引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
文言知识:
伯仲叔季:“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老大往往取名为“伯”。上文芮伯,看来是老大。老二叫“仲”。孔子排行第二,故取名仲尼,后人亦称之为孔老二。老三叫“叔”,老四叫“季”。上文“芮季”看来是芮伯的小弟了。月份则是以“孟仲季”排列的,如春季第一个月为“孟春”,第二个月为“仲春”,第三个月为“季春”,夏、秋、冬以此类推。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帅_________②捐__________③厌__________
④卒_________⑤逐_________
2.理解:
       ①“将以献于王”中省略了介词宾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荣夷公果使求焉”中省略了宾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以文学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
①子无以应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贾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遂谮诸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同“率”②抛弃③满足④最终⑤赶走
2.①以[之]献于王;②使[人]求焉。
3.①你没什么用来应付他们;②这会招致灾难的;③就在周厉王前诬陷他;④你明知周厉王贪财却开了口,这是芮伯的过错。
4.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王欲无厌(        )                 ②是贾祸也(          )
③卒献之            (        )       ④遂谮诸王  (          )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例句:今以师归而献马焉
A.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    B.则弛然而卧    C.而乐亦无穷也  D.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5.用“/”划分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2分)
周 厉 王 使 芮 伯 帅 师 伐 戎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4分)
(1)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7.故事的结尾芮伯被逐,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4567题参考答案:
4、(1)①满足;②这,这样;③最终,终于;④。(2)C (例句中的“而”是顺接连词,A、D中“而”是转接连词,B中为修饰连词。)
5.周 厉 王\使 芮 伯\ 帅 师 伐 戎
6.(1)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2)况且大丈夫(好汉)不死就罢了,要死就要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7.我认为芮伯被逐是咎由自取。因为芮季已经告诉他周厉王是个贪得无厌、听信谗言、良莠不分的昏君,而芮伯却依然献马取宠、行贿送礼,诱导厉王之贪欲,可见他也是一个卑劣的小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派
②王欲无满足
贾祸也这
④卒献之最终,终于
①句意:周厉王派芮作统帅军队讨伐戎.使:派
②句意:大王贪欲无厌.厌:满足
③句意: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是:这
④句意: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卒:最终,终于
(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子无以应之
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B、尔知王之货
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D、芮伯之罪也
(A.的;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C.代词,代它;D.的.故选:C)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伯)得到一匹好马,想把(它)献给周厉王.
②芮伯之罪也。(这)是芮伯的过错.
(4)芮伯最终被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我认为芮伯被逐是因为他不善于接受别人善意的劝告。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太守陈登请为功曹,使矫诣许①。谓曰:“许下论议,待吾不足;足下相为观察,
  •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银,
  • 文言文《吕蒙为学》翻译文言文《吕蒙为学》选自初中文言文阅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吕蒙为学》翻译,欢迎阅读参考!【原文】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 原文:时高昌王麴文泰使人先在伊吾,是日欲还,适逢法师,归告其王。王闻,即日发使,敕伊吾王遣法师来,仍简上马数十匹,遣贵臣驰驱,设顿迎候。法师
  •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导语:高中文言文知识点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爱1、爱其子
  • 范增论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 高中语文文言文《阿房宫赋》知识点归纳一、一词多义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数作动,统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③黄鹤一去不复返(副
  • 文言文实词克字用法(1)<动词>能;能够。《谏太宗十思疏》:“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 ~终者盖寡。”(2)<动词>完成;成功。《中
  • 病入膏肓文言文居翻译病入膏肓膏肓:音高荒,古人说心下面有一小块脂肪做膏,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位叫做肓。以下是“病入膏肓文言文居翻译”希望能够
  • 如何做好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作品中有许多诗文堪称精品,它们大多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多读这样的作品,会使人受益匪浅,
  • 人教版《苏武传》原文译文已校对作者EMAIL:wangbenquan@126.com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
  • 宋史原文:李熙靖,字子安,常州晋陵人,唐卫公德裕九世孙也。祖均、父公弼皆进士第。公弼,崇宁初通判潞州,以议三舍法不便,使者劾其沮格诏令,坐削
  • 原文: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
  • 清史稿原文:吴汝沦,字挚父,桐城人。少贫力学,尝得鸡卵一,易松脂以照读。好文出天性,早著文名。同治四年进士,用内阁中书。曾国藩奇其文,留佐幕
  • 郑伯克段于鄢文言文翻译及注解导语:《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左氏传》中的名篇。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
  • 原文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休宁戴东原曰 :明代有唐某,
  •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 核舟记文言文知识点介绍一、文学常识1、《核舟记》作者是明朝嘉善人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散文家,著有《茅檐集》。2
  • 《百家姓.支》文言文的历史来源历史来源「支」源出:据《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其先月支胡人,后为氏。汉代月支即为月氏,后分为大月氏与小月氏。古代
  • 廉耻[清]顾炎武《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 * ;廉耻,立人之大节;盖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