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岑文本官高而忧》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岑文本官高而忧》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8-11 03:57:50 

标签:

岑文本官高而忧
    岑文本①初仕萧铣②。江陵平,授秘书郎③,直中书。校省李靖骤称其才,擢拜中书舍人,渐蒙恩遇。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乃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与枢密。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对曰:“非勋非旧,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有来贺者,辄曰:“今日也,受吊不受贺。”江东之役,几所度支,一以委之,神用顿竭。太宗忧之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反。”俄病卒矣。
(选自唐·刘肃《大唐新语》)
    【注释】:①岑文本(595~645)。②萧铣(583~621),隋末起兵重立梁国号,建都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市)③“秘书郎”“校省”(检校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侍郎”“中书令”,均为唐朝时的官职。
    【文学常识】
说“《大唐新语》”:《大唐新语》撰者唐代刘肃﹐生卒年﹑籍贯﹑字号均不详。此书记载唐代歷史人物的言行故事,起自唐初,迄於大历,多取材於《朝野佥载》、《隋唐嘉话》等书。仿《世说新语》体例,分匡赞﹑规谏﹑聪敏﹑文章、隐逸﹑记异等30门类﹑13卷。内容多有关政治和道德教化。书后有总论一篇﹐表明作者的意图是以前事为鉴戒。书中也记载了不少有关诗文的材料,尤其是“文章”门,录存初唐及开元初人所作诗歌多首,并叙其本事,间载时人评论,为后来编集和研究唐诗者所取材。明人刻本改题“大唐世说新语”或“唐世说新语”,《四库全书》据《新唐书?艺文志》恢復原名,并列入小说家类。
    【译文】
    岑文本起初在萧铣部下做官。平定江陵后,任命他为秘书郎、直中书。担任检校中书省的李靖很是称赞他的才能,提拔他担任中书舍人,渐渐地得到皇帝的赏识。当时颜师古对旧例非常熟悉,擅长起草文书,当时没有比得上的,希望重新被起用。唐太宗说:“我自己选拔一个人,你就不再担任原职了。”于是让岑文本担任中书侍郎,专门参与枢密使的工作。后来升任中书令,回到家里脸上却有忧虑的表情。他的母亲感到奇怪并问他,岑文本回答说:“我没有功勋也跟皇上没有旧交,获得太大的宠幸,职位高责任重,这是古人所忌的,这是我感到忧虑的原因啊。”有来向他庆贺的人,他就说:“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江东之战,几乎所有辎重运输的筹划,全部都委托岑文本来主持,导致他劳累过度,精力耗尽。唐太宗忧虑地说:“岑文本和我一同出征,恐怕不能和我一同回去了。”不久,岑文本就病死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平       (2)称      (3)谙     (4)竭      (5)返       (6)卒
    2.翻译
    (1)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
    (2)今日也,受吊不受贺。
    3.综观全文,直接表现岑文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后半生的句子是_____。
    【参考答案】
    1.(1)平定  (2)称赞  (3)熟练  (4)尽  (5)同“返”,返回  (6)死
    3.江东之役,几所度支,一以委之,神用顿竭。
二: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B.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C.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D.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长于文诰,时无逮
②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④其母怪而问之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校省李靖骤称其才称:称赞 B.及迁中书令,归 家却有忧色 迁:降职远调
C.恐不与我同反反:同“返”,返回 D.俄病卒矣 卒:死
4、下列对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陵平,授秘书郎。
译文:江陵平定后,岑文本进入朝廷任秘书郎。
B.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
译文:唐太宗说:“我自己选拔一个人,你(颜师古)就不再担任原职了。”
C.今日也,受吊不受贺。
译文: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
D.非勋非旧,滥登宠荣。
译文:我既不是功臣,又不是皇帝的老朋友,却乱用职权得到了很多的恩宠。
5、下列对文意解说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岑文本一直都在唐朝当官,并多次受到朝廷的奖赏。
B.岑文本当上中书侍郎,原因之一就是唐太宗不想让颜师古官复原职。
C.岑文本被提拔到中书令后反而感到忧虑,可见他不是狂妄自大的人。
D.综观全文,岑文本的后半生可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括。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A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吕氏春秋原文:至忠之言逆于耳,倒于心,非贤主口孰能听之?故贤主之所说,不肖主之所诛也。人主无不恶暴劫者,而日致之,恶之何益?今有树于此,而欲
  • 王勃传文言文逐字翻译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
  • 白居易原文: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伯父墓表  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
  • 人生感悟的文言文中国古代语言的美蕴含着中国人的人生情趣,中国人的文化品格。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人生感悟的文言文,一起来看看吧!《陋室
  • 文言文求辞职论吾事于烟台富士康六月有余,心力交瘁,上交辞职不批。特写辞职论,当贻之于吴中易安也!余问焉,何为职?或曰:职者,生也。无职者无生
  • 初中常见的文言文异读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盘点—异读字,何为异读字?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
  • 李德裕,字文饶。少力于学,既冠,卓荦有大节。不喜与诸生试有司,以荫补校书郎。河东张弘靖辟为掌书记。府罢,召拜监察御史。时亳州浮屠诡言水可愈疾
  • 高中文言文如何找准读音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
  •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高一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摘要: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本的学习,需要同学们对高一语文必修一的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对于大家
  • 《王冕僧寺夜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王冕僧寺夜读,中国古代文人的勤学故事,出自明代“文臣之首”宋濂的《王冕传》,讲述的是元朝的文学家、书画家王冕
  • 陈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从。及高祖七年冬,韩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还,乃封豨为列侯,以赵相国将监赵、代边兵,边兵皆属焉。豨常告归过赵
  • 《鲁人锯竿入城》文言文及注解《鲁人锯竿入城》告诉人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所以不能当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鲁人锯竿
  • 梦溪笔谈梦溪笔谈 卷四·辩证二  桂屑除草  原文  杨文公《谈苑》记
  • 黄宗羲原文: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
  • 文言句式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整理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
  • 元史原文:管如德,黄州黄陂县人。父景模,为宋将,以蕲州降。先是如德尝被俘虏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
  • 不见长安文言文翻译不见长安出自《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以下是不见长安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
  • 三国志·司马芝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20 一22 题。(8 分)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苔汝未尝泣,今泣,何也
  • 颜含,字弘都,琅邪莘人也。含少有操行,以孝闻。兄畿,咸宁中得疾,阖家营视,顿废生业,虽在母妻,不能无倦矣。含乃绝弃人事,躬亲侍养,足不出户者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