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自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9-11 19:39:50
君不自诈
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臣居草泽①,不能的②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佯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③小数接④其臣下者,常窃耻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草泽:边野荒地,泛指社会下层。②的:准确。③权谲:狡诈。④接:接触。
【文化常识】
皇帝的自称 自从秦始皇混一六国后,结束了封分制,实行了郡县制,中国就有了第一位皇帝。皇帝二字的意义是:“功过三皇,德配五帝”。皇帝一般自称“朕”、“为王”、“寡人”。本文中唐太宗自称“君”。臣子、百姓称皇帝为“陛下”、“天子”、“皇上”、“万岁”或“圣上”等。
【译文】
有上书给唐太宗请求去除奸佞的臣子的大臣,太宗问上书者:“奸佞小人是谁?”上书者回答说:“臣下居住在边荒野地,不能准确地知道谁是奸佞小人,希望陛下和大臣们说,请陛下佯装大怒来测试大臣们,那些坚持真理不肯屈服的人,是正直的大臣,那些害怕权势顺从旨意的大臣,是奸佞的大臣。”太宗说:“皇帝是朝政的源头;臣子就像水流。源泉浑浊而要求水流清澈,是不可能得到的。皇帝自己都做欺诈的事,怎么能要求臣子们的行为正直呢?我正用诚信来治理天下,看到以前的帝王喜欢用狡诈的伎俩来和大臣们接触,我私下常常认为这是可耻的。你所说的方法虽然很好,但我不能采纳啊。”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责 ②直 ③至 ④耻
2.翻译:
①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
②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
3.“上”为什么“不取”那位大臣的“善策”?
【参考答案】
1.(1)要求 (2)正直 (3)极,最 (4)以……为耻
2.①那些坚持真理不肯屈服的人,是正直的大臣,那些害怕权势顺从旨意的大臣,是奸佞的大臣。
②源泉浑浊而要求水流清澈,是不可能得到的。
3.皇帝认为用欺诈的方法去试探大臣是否“直臣”,这种做法是可耻的,也不可能有直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固顶句式在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配合,或者虚词与实词配合,中间或前后插入一定成分,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被称为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具有一
-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①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
-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1]。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
-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辟武宁张建封府。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
- 《寒花葬志》文言文〔明〕归有光【原文】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
- 浙西三瀑布记[清]袁枚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壬寅岁,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崔嵬,重者凝立,皆环梁遮囿
- 文言文《山市》翻译及原文文言文《山市》是一篇自读课文,可用一节课指导学生阅读。本文就来分享一篇文言文《山市》翻译及原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 沈德潜原文:人当穷时,必有固穷之节与兼善者天下之志,而不以富贵贫贱、荣辱得丧一毫蒂芥于心。夫然后可以处,可以出,可以历颠跌顿踣之境,而建不世
- 文言文《夸父逐日》译文及注释夸父是位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位善于奔跑的`巨人,与太阳“逐走”。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夸父逐日》译文及注释
-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爱莲说》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
- 陈书原文:褚玠字温理,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尚 * 。
- 宋史原文:王琪字君玉,儿童时已能为歌诗。起进士,调江都主簿。上时务十二事,请建义仓,置营田,减度僧,罢鬻爵,禁锦绮、珠贝,行乡饮、籍田,复制
- 高中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冷泉亭记[唐] 白居易东南山水,余杭郡①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
- 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一鸣惊人一词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
-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附答案(一)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
-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知识点总结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 高中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一)动词1.做,作为,当成,成为。(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2)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 杨播,字延庆,自云恒农华阴人也。祖真,河内、清河二郡太守。父懿,延兴未为广平太守,有称绩。高祖南巡,吏人颂之,加宁远将军,赐帛三百匹。杨播本
- 初二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参考·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
- 文言文阅读答案及译文徒单恭,本名斜也。斜也贪鄙,使工绘一佛像,自称尝见佛,其像如此,当以金铸之。遂赋属县金,而未尝铸佛,尽入其家,百姓号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