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必达传》“宋必达,字其在,湖北黄州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28 14:08:44
宋必达传
宋必达,字其在,湖北黄州人。顺治八年进士,授江西宁都知县。土瘠民贫,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民多迁徙,地不治。请尽蠲逋赋以徕之,二岁田尽辟。县治濒河,夏雨暴涨,城且没。水落,按故道疏治之,自是无水患。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叛自福建出攻掠旁近地江西大震群贼响应宁都故有南北二城南民北兵。必达曰:“古有保甲、义勇、弓弩社,民皆可兵也。王守仁破宸濠尝用之矣。”如其法训练,得义勇二千。及贼前锋薄城下,营将邀必达议事,曰:“众寡食乏,奈何?”必达曰:“人臣之义,有死无二。贼本乌合,掩其始至,可一鼓破也。”营将遂率所部进,贼少却,必达以义勇横击之,贼奔。已而复率众来攻,巨炮隳雉堞,辄垒补其缺,备御益坚。会援至,贼解去。或言于巡抚,县堡砦多从贼,巡抚将发兵,必达刺血上书争之,乃止。
官军有自汀州还者,妇女在军中悲号声相属,自倾橐计口赎之,询其姓氏里居,护之归。
县初食淮盐,自明王守仁治赣,改食粤盐,其后苦销引之累,必达请以粤额增淮额,商民皆便。卒以粤引不中额,被论罢职,宁都人哭而送之,饯贻皆不受,间道赴南昌。中途为贼所得,胁降不屈,系旬有七日。忽夜半有数十人持兵逾垣入,曰:“宋爷安在?吾等皆宁都民。”拥而出,乃得脱。
既归里,江西总督董卫国移镇湖广,见之,叹曰:“是死守孤城者耶?吾为若咨部还故职,且以军功叙。”必达逊谢之。既而语人曰:“故吏如弃妇,忍自媒乎?”褐衣蔬食,老于田间,宁都人岁时祀之。越数年,滇寇韩大任由吉安窜入宁都境,后令踵必达乡勇之制御之,卒保其城。
(选自《清史稿》)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 遭受 B.夏雨暴涨,城且没 将要
C.及贼前锋薄城下 靠近 D.后令踵必达乡勇之制御之 脚后跟
2.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宋必达爱民廉政的一组是( )
①二岁田尽辟 ②水落,按故道疏治之 ③巨炮隳雉堞,辄垒补其缺
④自倾橐计口赎之 ⑤必达逊谢之 ⑥褐衣蔬食,老于田间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必达是湖北黄州人。中了进士,(被朝廷)任命为江西宁都知县。(他)请求免除老百姓欠国家的税收,用疏通河流旧河道的方法治河,消除了洪水。
B.耿精忠zao6*反时,宋必达用(明朝)王守仁消灭朱宸濠曾经用的办法,训练得到2000名义勇,一鼓作气率领他的部下把敌人打退。
C.(宋必达)被弹劾罢官,宁都人哭着送他。他去了南昌,中途被强盗捉住,他不屈服,被关押了17天。最后被宁都百姓救了出来。
D.(宋必达)回到家乡后,董卫国来看望他,要替他到吏部求情,让他官复原职,而且按立军功来授职升迁。宋必达谦让辞谢。(最后他)死在了民间。
4.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或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断句(在该停顿的地方用斜线标记):
康 熙 十 三 年 耿 精 忠 叛 自 福 建 出 攻 掠 旁 近 地 江 西 大 震 群贼 响 应 宁 都 故 有 南 北 二 城 南 民 北 兵。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宁都人哭而送之,饯贻皆不受,间道赴南昌。
参考答案
1.D(正确的意思是:紧跟着)
2.C(①是老百姓的所作所为;⑥与爱民廉政无关)
3.B(“一鼓作气率领他的部下把敌人打退”有误,是他和“营将遂率所部进,贼少却,必达以义勇横击之,贼奔”“ 会援至,贼解去”。)
4.(1)康 熙 十 三 年/ 耿 精 忠 叛 /自 福 建 出 /攻 掠 旁 近 地/ 江 西 大 震/ 群贼 响 应/ 宁 都 故 有 南/ 北 二 城 /南 民 北 兵。
(2)宁都人哭着送他,所有礼物他一概不接受,从小路去了南昌。(“而”应译出“着”,“饯贻”应译出“所有礼物”,“间道”应译出“从小路”。)
【参考译文一】
宋必达,表字其在,是湖北黄州人。顺治八年中了进士,(被朝廷)任命为江西宁都知县。(宁都县)土地贫瘠老百姓穷困,清泰、怀德两个乡很长时间遭遇强盗横行,老百姓大多远走他乡,土地荒芜了。(宋必达向上级)请求免除两个乡所欠全部国家税收,用来招抚百姓,两年间全部土地都被百姓开垦了。县城管辖地靠近大河,夏天暴雨河水暴涨,城池将要被淹没。河水回落后,(宋必达)用疏通河流旧河道的方法治河,从此以后没有洪水的灾祸了。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zao6*反,从福建起兵,进攻夺取了临近省份,江西(官民)震惊,fan6*政6*府武装纷纷像打雷的声音一样呼应。宁都原来有南、北两座城,南城住的是老百姓,北城驻兵。宋必达说:“古时候有保甲、义勇、弓弩社,百姓都能直接参战。(明朝)王守仁消灭朱宸濠曾经用这种办法。”于是按照那种办法训练,得到2000名义勇。等到耿精忠的前锋靠近城下,驻军将领邀请必达开会讨论,说:“敌众我寡,而且我军缺粮,怎么办?”宋必达说:“做臣子的品质,就是以死报国,没有二心。敌人本来就是乌合之众,趁着他们刚到(立足未稳),可以一鼓作气攻破他们。”将领于是率领他的部下进攻,敌人稍稍退却,宋必达又派义勇拦腰攻击,敌人逃窜。不久(敌人)又带领部队杀回来攻城,重炮击毁城墙垛口,(宋必达)马上派人修补缺口,防备抵抗更加坚固。等到援兵到达,敌人逃跑离开了。有人跟巡抚说,县里私人修筑的堡垒中有很多跟随zao6*反的人,巡抚将要发兵围剿,宋必达上血书争辩,于是停止围剿。
从汀州回师的官军中,掠夺来的妇女在军中悲惨哭叫的声音连续不断,(宋必达)拿出自己所有的钱财计算人数赎出她们,询问她们的姓名住址,派人护送她们县里最初使用两淮盐场产的盐,从明朝王守仁任江西巡抚以来,改换使用广东盐场的盐,那以后官民苦于到两淮盐场核销购盐凭证的路途不便,宋必达请求上级用广东盐场的购盐额度抵消两淮盐场的额度,从此商人百姓都很方便。最终因为购买广东盐场的盐达不到指标,(宋必达)被弹劾罢官,宁都人哭着送他,所有礼物他一概不接受,从小路去了南昌。中途被强盗捉住,强盗威胁要他投降,他不屈服,被关押了17天。忽然夜里有数十人手持兵器翻墙而入,问:“宋爷在哪里?我们都是宁都百姓。”(众人)簇拥着(他)出来,于是(他)获救了。
等到回到家乡,江西总督董卫国改任湖广总督,来看望他,感叹说:“这个人是当年死守孤城的宋必达吗?我替你到吏部求情,让你官复原职,而且按立军功来授职升迁。”宋必达谦让辞谢。不久(宋必达)告诉别人说:“丢官的人就象因错被弃的妇女,还好意思去自我夸耀吗?”(他)穿粗布衣,吃蔬菜饭,(最后)死在民间,宁都人每年祭祀他。过了几年,云南叛军韩大任从吉安窜入宁都境内,县令(万蹶生)紧跟着(用)宋必达训练乡勇的办法进行防御,最终保住了那县城。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易传.彖传上.履》文言文及译文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译文履,阴柔践履阳刚。悦而顺
- 【原文】 2·1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释】 
- 牛弘笃学文言文翻译注释文言文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弟弼(bì),好酒而酗,尝醉射杀弘驾车牛。弘还宅,其妻迎谓曰:“叔射
- 花木兰的文言文诗词《木兰辞》 ——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花木兰的文言文诗词,欢迎阅读!【木兰诗文言
- 《人有负盐负薪者北史》文言文翻译《人有负盐负薪者北史》(后魏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①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②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
- 徐光启传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
-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
- 西湖七月半张岱文言文翻译《西湖七月半》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先描绘了达官贵人、名娃闺秀、名妓闲僧、慵懒之徒四类看月之人。为大家
- 禹凿龙门文言文神话故事附译文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
- 曾巩原文: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
- 高中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游褒禅山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址、卒: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山脚;死后
- 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 梦溪笔谈韩文公 原文 世人画韩退之,小面而美髯,著纱帽,此乃江南韩熙载耳。尚有当时所画,提志甚明
- 《信陵君救赵论》文言文及翻译《信陵君救赵论》以大家所熟知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件为题材,对已有的评论予以反驳,并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文章开篇
- 文言文曹刿论战原文及译文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 刘寔,字子真,平原高唐人也。父广,斥丘令。少贫苦,卖牛衣①以自给。然好学,手约绳,口诵书,博通古今。清身洁己,行无瑕玷。郡察孝廉,州举秀才,
- 文言文出师表练习题[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
- 资治通鉴原文: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简阅,恐伤人情,由是羸老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国,亦
- 七年级语文古诗词必知必会24首赏析1.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 赞刘谐 有一道学①,高屐②大履,长袖阔带,“纲常“③之冠,“人伦“④之衣,拾纸墨⑤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