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11 02:23:35 

标签: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语在淮阴侯事中。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 “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於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於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龠①,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注】①比喻事情的关键
4.下列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何具得秦图书也          具:完整地
B.上必益信君              益 :有利地
C.录录未有奇节            录录 :平庸,无所作为
D.而何之勋烂焉            烂:光辉灿烂
5.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C.且诸君独以身随我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因民之疾秦法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6.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当高祖还是贫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就利用自己的职权保护他,并送给他五个大钱当作去咸阳的路费。
B.汉王二年,萧何留守关中时表现突出,深得刘邦信任,因此,刘邦把关中的所有事务专门委托给了萧何。
C.楚汉两军对峙,刘邦多次派人慰问萧何。萧何采纳了鲍生的提议,消除了刘邦对他的怀疑。
D.司马迁认为,萧何跟随刘邦之后,能够了解民意,顺应民意,顺应时代要求,功勋卓著,可以和闳夭、散宜生等人相比了。
7.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4分)
(2)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5分)
参考答案
4.B
解析】益:更加地。
5. A
【解析】A项,因为    B项,表顺承/表假设。C项,况且/尚且。D项,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性/的。
6.A
【解析】去咸阳时,刘邦已经是吏员,不是百姓了。
7.(1)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可是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
(2)萧何购置土地房屋一定选择僻远的地方,营造宅第也从不修建围墙。他说:“后代子孙贤德,会学习我的俭朴;如果不贤不能,(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所侵夺。
文言文参考译文:
萧相国何是沛县丰邑人。因为他通晓律令,执法公平,没有别人能比得上,所以被任命为沛县的主吏掾。高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屡次利用自己县吏的职权保护他。高祖担任亭长,萧何又经常给他帮助。高祖以吏员的身份去咸阳服徭役,(临行时)县吏们都奉送三个大钱,只有萧何送了五个大钱。
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tu6*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这件事的详情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
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萧何在关中管理户口,通过水路和陆路转运军粮,供应前方的军队。汉王在战场上多次损失军队逃走,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汉王军队的损失。汉王因此把关中的事务专门委托给萧何。
汉王三年,汉王与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丞相。鲍生对丞相说:“君王在外,风餐露宿,却屡屡派人来慰劳您,这是起了怀疑您的心思。为您打算,您不如把自己子孙兄弟中能够作战的都派到前线军队中去,这样君王一定会更信任您。”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汉王大为高兴。
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答道:“知道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
萧何购置土地房屋一定选择贫穷僻远的地方,营造宅第也从来不修建围墙。他说道:“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我的俭朴;如果不贤无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
孝惠帝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为文终侯。
萧何的后嗣有四世因为犯罪而失掉爵位,绝封;但天子总是又寻找萧何的后代,重新封为酂侯,其他功臣无人能与他相比。
太史公说:萧相国在秦朝的时候是一个文牍小吏,平平庸庸,无所作为,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等到大汉兴起,他(追随高祖,)依靠日月余光的照耀,(才名显天下。)萧何谨慎地守护关中这一根本重地,利用民众痛恨秦朝严刑苛法,顺应时代的潮流,与百姓们一起更新政治。淮阴侯韩信及黥布等人都被诛杀,而萧何的功勋光辉灿烂。他位居群臣之首,声名流传后世,可以同周朝的闳夭、散宜生等争光比美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司马光《孙权劝学》鉴赏《孙权劝学》告诫人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无论一个人先天天赋多好,如果后天不学习依然不能成功,相反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
  •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文言文译文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 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
  • 孟子原文:“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
  • 乌有先生历险记          &nb
  •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六字法,可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六个字是:对、增、删、移、留、换。一、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明史节选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
  • 余珊,字德辉,桐城人。正德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庶吉士许成名等罢教习,留翰林十七人。珊以为滥,疏论之。语侵内阁,不纳。巡盐长芦,发中官奸
  •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译文答案王霸字符伯,颍川颍阳人也。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
  •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相关背景]1、“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
  • 后汉书原文:延笃字叔坚,南阳郡犨县人。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
  • 丰稷,字相之,明州鄞人。登第,为谷城令,以廉明称。从安焘使高丽,海中大风,樯折,舟几覆,众惶扰莫知所为,稷独神色自若。焘叹曰:“丰君未易量也
  • 郁离子居山文言文启示及翻译《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
  •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知识点素材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游褒禅山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址、卒: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山脚;死后)
  •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
  • 弈秋败弈文言文翻译弈秋的故事初次前秦的传世经典,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弈秋败弈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
  • 真画师文言文翻译庄子在《外篇·田子方》中,塑造了一个真画师的形象:“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然不
  • 汪琬《尧峰文钞》申甫传  汪琬原文: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
  • 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见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见庄宗于朝城,庄宗屏
  • 刻舟求剑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刻舟求剑,比喻人的眼光未必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刻舟求剑文言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