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郢,字公楚,其先渤海蓚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14 09:10:10
高郢,字公楚,其先渤海蓚人。九岁通《春秋》,能属文。天宝末,盗据京邑,父伯祥先为好畤尉,抵贼禁,将加极刑。郢时年十五,被发解衣,请代其父,贼党义之,乃俱释。后举进士擢第,应制举,登茂才异行科,授华阴尉。尝以鲁不合用天子礼乐,乃引《公羊传》,著《鲁议》,见称于时,由是授咸阳尉。
郭子仪节制朔方,辟为掌书记。子仪尝怒从事张昙,奏杀之;郢极言争救,忤子仪旨,奏贬猗氏丞。李怀光节制邠宁,奏为从事,累转副元帅判官、检校礼部郎中。怀光背叛,将归河中,郢言:“西迎大驾,岂非忠乎!”怀光忿而不听。及归镇,又欲悉众而西。时浑瑊军孤,群帅未集,郢与李鄘誓死驻之。属怀光长子琟候郢,郢乃谕以逆顺曰:“人臣所宜效顺。且自天宝以来阻兵者,今复谁在?况国家自有天命,非独人力。今若恃众西向,自绝于天,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安知三军不有奔溃者乎?”李琟震惧,流泪气索。明年春,郢与都知兵马使吕鸣岳、都虞候张延英同谋间道上表;及受密诏,事泄,二将立死。怀光乃大集将卒bai6*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德宗还京,命谏议大夫孔巢父、中人啖守盈赴河中宣慰怀光,授以太保;而怀光怒,激其亲兵诟詈,杀守盈及巢父。巢父之被刃也,委于地,郢就而抚之。乃怀光被诛,马燧辟郢为掌书记。
未几,征拜主客员外,迁刑部郎中,改中书舍人。凡九岁,拜礼部侍郎。时应进士举者,多务朋游,驰逐声名;每岁冬,州府荐送后,唯追奉宴集,罕肄其业。郢性刚正,尤嫉其风,既领职,拒绝请托,虽同列通熟,无敢言者。志在经艺,专考程试。凡掌贡部三岁,进幽独,抑浮华,朋滥之风,翕然一变。拜太常卿。贞元十九年冬,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顺宗即位,转刑部尚书,为韦执谊等所惮。寻罢知政事,以本官判吏部尚书事。明年,出镇华州。
元和元年冬,复拜太常卿,寻除御史大夫。六年七月卒,年七十二。赠太子太保,谥曰贞。
(节选自《旧唐书•高郢传》)
4.对下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属文属:写作B.辟为掌书记辟:征召
C.为韦执谊等所惮惮:弹劾D.罕肄其业肄:学习,练习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怀光乃大集/将卒bai6*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
B.怀光乃大集将卒/bai6*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
C.怀光乃大集将卒/bai6*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
D.怀光乃大集将卒/bai6*刃盈庭引郢/诘之/郢挺然抗辞/无所惭隐/愤气感发观者/泪下/怀光惭沮而止/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郢知书识礼,以义救父。他九岁通晓《春秋》,能写文章;他的父亲将要被贼寇杀害,他主动请求替父受刑,打动了贼寇。
B.高郢为人刚正,不卑不亢。郭子仪因对张昙不满,上奏章要把他杀掉,高郢极力谏止,惹怒了郭子仪,因而被贬官。
C.高郢深明大义,能言善辩。李怀光反叛,高郢向他讲明利害,力劝其效忠皇帝;面对死亡威胁慷慨陈词,使李怀光停止叛乱。
D.高郢尽职尽责,力纠时弊。他在执掌贡部时,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使当时官场上的钻营请托之风有了很大的改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今若恃众西向,自绝于天,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安知三军不有奔溃者乎?
⑵既领职,拒绝请托,虽同列通熟,无敢言者。
参考答案
4.C解析:惮,忌惮,害怕
5.
6.C解析“使李怀光停止叛乱”错,原文没有说李怀光停止叛乱。
7.(1)现在如果依靠人多势众向西攻打朝廷军队,这是自绝于天,十室之城,必定有忠信之人,怎么知道军队中没有逃跑的呢?
(2)(高郢)担任礼部侍郎之后,拒绝请托,即使是同事熟人,也没有敢多说话(求情)的。
解析:第(1)句关键词有:恃、邑、安;第(2)句关键词有:既、虽、同列、言
参考译文:
高郢,字公楚,他的祖先是渤海郡蓚县人。高郢九岁就通晓《春秋》,能写文章。天宝末年,盗贼占据京城,父亲高伯祥之前担任好畤尉,触犯了贼寇的禁令,将要被处以极刑。高郢当时十五岁,披散头发脱去衣服,请求代替父亲受刑,贼众认为他很懂得道义,于是把他和父亲都放了。后来考中进士,应试制举,考上茂才异行科,被授任华阴县尉。曾认为鲁国不应该用天子的礼乐,于是引《公羊传》中的说法,著《鲁议》,被当时人称赞,因此被任命为咸阳尉。
郭子仪统治北方,征召他为掌书记。郭子仪曾经痛恨张昙,上奏要杀了他,高郢极力劝说争辩救援,违背了郭子仪的意图,郭子仪奏贬高郢为猗氏丞。李怀光统治邠宁,上奏让高郢担任从事,多次调动担任副元帅判官、检校礼部郎中。李怀光反叛,将要回到河中,高郢说:“向西迎接皇帝,难道不是忠臣吗!”李怀光愤怒,不予采纳。等回到河中,又想调动所用兵力向西进发。当时浑瑊(唐朝名将)军力孤危,众将领没有集中,(朝廷情势十分危急),高郢与李鄘誓死驻守不动。恰巧李怀光长子李琟来拜访高郢,高郢就用逆顺的道理开导他说:“人臣应该效忠,况且从天宝以来阻止朝廷军队的,现在还有谁在?更何况国家自有天命,不只是靠人的力量。现在如果依靠人多势众向西攻打朝廷军队,这是自绝于天,十室之城,必定有忠信之人,怎么知道军队中没有逃跑的?”李琟震惊惧怕,眼中流泪,喘不上气来。第二年春天,高郢和都知兵马使吕鸣岳、都虞候张延英一块商量悄悄地派人给朝廷上奏章;等到接受密诏,事情泄露,吕鸣岳、张延英二将立刻被处死。李怀光于是召集众将士,持刀的士兵站满了院子,拉出高郢质问他。高郢昂然站立,严辞以对,没有什么惭愧隐藏,情绪激动,感奋激发,看到的人都留下了眼泪,李怀光羞愧沮丧而停止。德宗回到京城,命令谏议大夫孔巢父、宦官啖守盈赴河中安抚李怀光,授予他太保之职;可是李怀光恼怒,激怒他的亲兵责骂二人,并杀死了孔巢父和啖守盈。孔巢父被杀的时候,倒在了地上,高郢就俯下身子抚慰他。等到李怀光被杀,马燧征召高郢为掌书记。
不久,高郢被征召任主客员外,升任刑部郎中,改任中书舍人。总共九年,之后被授予礼部侍郎之职。当时考中进士的人,大多追求交友来往,追逐名声;每年冬天,州府荐举后,只想着参加各种宴会,很少有人练习自己的学业。高郢性格刚强正直,特别痛恨这种不良风气,担任礼部侍郎之后,拒绝请托,即使是同事熟人,也没有敢多说话(求情)的。一心重视经典,注重科举考试。总共掌管贡部三年,推荐有才而没有门路的人,抑制浮华之风,结交朋友过多的风气,一下子有了彻底的改变。被任命为太常卿。顺宗即位,转任刑部尚书,被韦执谊等人所忌怕。不久被免除知政事,以本官管理礼部尚书事务。第二年,出城镇守华州。元和元年冬天,又被授予太常卿之职,不久任御使大夫。元和六年七月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为贞。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王钰原文:吾家居泌水之南七世矣。山可樵,水可渔,可牧可耕,不迩喧嚣,不邻强梗,不尚险健,故士之端谨者乐居焉。 邑东郭史氏之后曰公仁
-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
-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暴:同曝晒。动
- 雷峰樵叟序方孝孺 雷峰樵叟者,台之宁海人也。世居雷峰之下,业诗书,敦礼让-代不乏人,至叟尤为乡邦所敬式。
- 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妻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 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曾子杀彘”是
- 吕氏春秋原文: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圣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
- 鸿门宴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是一种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鸿门宴文
- 帝尧文言文翻译尧,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帝尧文言文翻译,一
- 薛举,兰州金城人。隋大业末,任金城府校尉。会岁凶,陇西盗起,金城令郝瑗将讨贼,檄举将。始授甲,大会置酒,举与子仁杲及其党劫瑗于坐,矫称捕反者
- 史记原文: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
- 小学阶段描写冬天的古诗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
- 李广退敌文言文翻译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
- 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试题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2-14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
- 读书要三到文言文翻译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
- 周书原文:贺若敦,代人也。父统,为东魏颍州长史。西魏大统三年,执刺史田迅以州降,赐爵.当亭县公。敦少有气干,善骑射。统之谋执迅也,虑事不果,
- 原文:王僧虔①携诸子侄往武陵②。兄子俭中途得病,僧虔为废寝食③。行客慰喻④之,僧虔曰:“昔马援⑤子侄之间,一情不异⑥。一邓一 攸⑦
- 《百家姓.尤》文言文的历史来源《百家姓?尤》作者:佚名历史来源「尤」源出 ;一 ; 出自「沈」姓。据《梁溪漫录》所载,五代时,王审之在福建称
- 王者何贵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
- 《战国策楚二齐秦约攻楚》文言文作者:刘向齐、秦约攻楚,楚令景翠以六城赂齐,太子为质。昭雎谓景翠曰:“秦恐且因景鲤、苏厉而效地于楚。公出地以取
- 文言文虚词记忆顺口溜之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