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2-27 16:51:55
《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是宋朝的司马光写的,选自《资治通鉴》。
原文
戊(wù)子①,上⑨谓侍臣⑾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⑧而非桀、纣⑩,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zheng)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②,故智者献其谋③,勇者竭其力④。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⑤,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⑥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⑦之师也。”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朕观《隋炀帝集》( ) 2.勇者竭其力( )
3.炀帝恃其俊才( ) 4.骄矜自用( )
二,翻译
1.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文谈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唐太宗还曾说"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参考答案
一,1.看 2.尽 3.倚仗 4.骄傲 固执己见
二,1.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做事为什么相反呢! 2.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
三,要善于借鉴历史的,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地完善自己.
注释
戊子,唐太宗贞观二年六月戊子这一天。这年六月戊子是六月十三日。
是:称赞,认为.....好。
虚己以受人:虚己,自己要谦虚。受人,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或能听得进臣子们说的话。
献其谋:提出(他的)主张、计划、策略等。
竭其力:尽量发挥(他的)力量、能力。
俊才:出众的才智。
自用:固执自信,自以为是。
曾:虚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竟然”。
属:恰好,正是。
尧,舜: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皇帝: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桀,纣:夏朝和殷朝的末代君主,是昏庸的暴君。
文辞奥博:文辞美妙,含义深远;奥博,含义深广
吾属:我们。
奥博:含义深广。
非:批评,认为....不好。
观:看。
竭:尽。
恃:凭借。
骄矜:傲慢妄动。
译文
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六月戊子(六月十三日)这天,唐太宗对侍臣们说:“我读《隋炀帝集》这部书,文辞深奥知识渊博。隋炀帝也是肯定尧、舜而否定夏桀、商纣的,可是,他所做的事情,为什么恰恰是相反的呢?”魏征回答说:“作为一国之主,即使明哲智慧,通达理事,还应当不自满而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有才干的人就能为你出谋划策,有勇决的人就能为你使尽力量。隋炀帝凭着他的胜人的才智,傲慢妄动,自以为是。因此,满嘴讲的是尧、舜的仁义道德,却做着桀、纣那样祸害人民的坏事,居然一点都不自觉,招致被推翻灭亡。”太宗说:“隋炀帝的事迹离现在还不远,恰好作了我们的反面教材。”
读后拾得
唐太宗很重视历史的教训,常常用来反省自己。当他读了《隋炀帝集》便提出了为什么会出现隋炀帝嘴上讲的大道理,实际做的却又是另一套的问题。魏征分析:即使绝顶聪明的人,如果自以为是,听不进人家半点意见,智者和勇者便会离他远远的,不为其献谋,不为其竭力,大家也不敢多提意见。结果,隋炀帝成了孤家寡人,架空了自己,这是很危险的,如同盲人瞎马,临近深渊,无人帮助勒马,改变前进的方向。魏征听说的“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言简意赅。古人古事,确是可以作为镜子,历代王朝的兴衰,原因复杂。但是,由于统治者的言行不一,不能虚己,拒人于千里之外,却会教训别人,使人敬而远之。结果事无所成,终于失败,也是主因之一。既 (就是,前车之鉴的意思,就是说,以前发生的事情,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要从中学习经验和教训. 可以翻译为,以前的事情并不遥远,当以其(的经验和教训作为)老师 )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中考语文文言文省略句介绍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1)省略主语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
-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含答案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①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②,众兄弟既③成诵,游息④矣;独下帷绝编,迨⑤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
-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要点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一、通假字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二、古今异义明年秋,
- 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擢进士、宏辞,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授翰林学士,俄知制诰。皆不离内职,孜孜以匡谏为己任。六年,拜绛中书侍
- 赵上交,涿州范阳人。本名远,字上交,避汉祖讳,遂以字称。上交身长七尺,黑色,美风仪,善谈论,素刚正,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后唐同光中,尝诣中
- 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译。
- 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①置水中,虽大风浪
- 文言文中倒装句用法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 小升初易考文言文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南霁云威武不能屈南霁云威武不能屈[唐]韩愈①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②也,贺兰嫉巡、远③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
- 后汉书原文: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nbs
- 孙泰文言文翻译答案学好文言文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对于考试很有帮助。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孙泰文言文翻译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孙泰,阳人也,
- 和氏壁文言文翻译你还在为课本里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苦恼吗?不要纠结不懂文言文了,小编整理了《和氏璧》文言文阅读答案与翻译,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 高二必背文言文文言文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有些是我们必背的,大家看看下面的高二必背文言文哦!高二必背文言文1、元·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
- 范缜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和翻译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
-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资治通鉴》【导读】祖逖少有大志,中夜闻鸡鸣,起床舞剑,后来“闻鸡起舞”就成了有志者及时奋发的典故。东晋王朝偏安于建康
- 《农桑辑要果实梅杏》文言文《农桑辑要.果实.梅、杏》作者:佚名《齐民要术》:栽种,与桃李同。作白梅:梅子酸,核初成时摘取。夜以盐汁渍之,昼则
-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授湖州司士曹事,饿除太学博士。建炎初,乘舆南渡。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境傲扰,溃卒相挺为变,令大恐
- 《百家姓·唐》文言文历史来源「唐」源出;一﹕出自「祁」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唐氏,祁姓,亦曰伊祁,尧初陶唐之后。
- 文言文专项练习:《永某氏之鼠》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①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②,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又禁僮③勿击鼠。仓廪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