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宋史·欧阳修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阅读答案及翻译

《宋史·欧阳修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1-14 10:57:11 

标签: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泓
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
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日:“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修幼失父,母尝谓日:“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日: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日:‘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2)文章止于润身( )
(3)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 (4)其平居教他子弟( )
18.对下列两句中“而”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宽简而不扰 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A.①②中的“而”都是介词 B.①中的“而”是介词, ②中的“而”是连词
C.①②中的“而”都是连词 D。①中的“而”是连词, ②中的“而”是介词
19. 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20.下文共有3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2分)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概括并简析欧阳修为官从政之道。(4分)
参考答案
17.(4分)(1 )顾及,考虑   (2)只,仅   (3)罪(或案件)  (4)平时
18.(2分)C
19.(5分)
(1)你为官时,常常(或曾经)在晚上点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
(2)(如果)我要寻求拯救理由最终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在意思对的前提下,加点的部分为得分点,1处1分)
20.(2分)(1)夫常求其生(2)犹失之死  (3)而世常求其死也(对一处1分)
21.(4分)欧阳修为官从政之道,可概括为两个字:宽、简;其核心是“为民”。(2分)队百姓不放纵,更不“苛急”---谓之宽;处理政事不废驰,更不“繁碎”—谓之简。(1分)宽简有度,张弛适宜,治国安民,实为明智之举。(1分,意思对即可)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教学案教学案导入:我们都知道,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的分值仅次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如何做好
  • 《唐诗宋词精选》选集卷二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浣溪沙
  • 邓羌义勇的文言文翻译导语:《智囊》一书涉及了明代以前的很多史籍、文集以及稗史、笔记、传说和演义等。从内容类别上看,上自经国大略,下至市井小计
  • 庆童,字明德。早以勋臣子孙受知仁庙,授大宗 * 掌判,以宽厚为政,辽人德之。至正十年,迁平章,行省江浙。明年,盗起汝、颍,已而蔓延于江浙。庆
  • 高颎字昭玄文言文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高颎,字昭玄,自云渤海蓚人也。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初,孩孺
  •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高祖拔起垅亩,有雄桀之姿。援旗北迈,义在勤王,扫侯景于既成,拯梁室于已坠。于时内难未弭,外邻勍①敌,然志度弘远,怀抱豁
  • 南齐书原文:袁彖,字伟才,陈郡阳夏人也。父觊,武陵太守。彖少有风气,好属文及玄言。举秀才,历诸王府参军,不就。觊临终与兄顗书曰:“史公才识可
  • 《神童庄有恭》文言文练习及答案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
  • 王锷,字昆吾,太原人。始隶湖南团练府为裨将,嗣曹王皋为团练使,俾锷诱降武冈叛将王国良,以功擢邵州刺史。皋之节度江西也,李希烈南侵,皋与锷兵三
  • 北齐书原文:独孤永业,字世基,本姓刘,中山人。母改适独孤氏,永业幼孤,随母为为独孤家所育养,遂从其姓焉。止于军士之中,有才干,便弓马。被简擢
  • 《赠黎安二生序》文言文阅读训练和答案附译文赠黎安二生序(宋)曾巩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
  •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理清结构,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奇特
  •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复习资料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 汉书原文: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
  • 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n
  • 高中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游褒禅山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址、卒: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山脚;死后
  • 未知原文: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
  • 魏书原文:裴宣,字叔令,通辩博物,早有声誉。少孤,事母兄以孝友称。举秀才,至都,见司空李欣,与言自旦及夕,欣嗟善不已。司空李冲有人伦鉴识,见
  • 李贽原文:有一道学①,高屐②大履,长袖阔带,“纲常"③之冠,“人伦"④之衣,拾纸墨⑤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
  • 高考语文复习必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为了让马上就要进入高三的学生更好的复习,以下是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必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第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