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燕策》“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2-07 21:57:13
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日:“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日:“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已者至。人趋已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啕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子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日:“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f君日:’请求之。’君逮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教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渣王出走子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策》)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趋而后息 趋:疾走
B.诎指而事之 指:意愿
C.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捐:捐助
D.士争凑燕 凑:奔赴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齐因孤之国乱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B.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余船以次俱进
C.涓人言于君日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死马且买之五百金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1.下列句子都是燕昭王诚招天下贤士做法的一项是
①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②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③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
④为隗筑宫而师之 ⑤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⑥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12.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即摆出悬而未决的主要矛盾:初践君位,国小力少,急于招贤强国以报血仇。
B.郭隗先生悠悠然指出“帝者”、“王者”、“霸者”、“亡者”与臣僚相处的不同心态,其高下自见。
C.郭隗先生为了确保自己顺利地走到燕国历史舞台上,欲擒故纵,从容讲出“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的道理。
D.郭隗先生的一番话为天下贤士的接踵而至铺好了道路,文章结尾用贤人云集于燕的史事,呼应了郭隗先生讲述涓人故事的用意。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5分)
②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5分)
参考答案
9. C (捐:花费)
10. D(A趁着/依据或随着;B用/按照;C对/到;D尚且)
11. A (②③不是燕昭王所做)
12. C (“郭隗先生为了确保自己顺利地走到燕国历史舞台上”错)
13.①他降低身份用丰厚的礼物来招致有才能的人,想要依靠(凭借)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卑身”译为“礼贤下士”也可得分)
②我尚且被重用,何况是超过我的人呢?他们怎么会以离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
参考译文:
燕眧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纳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同治理国家,以雪先王之耻,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
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海,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未到;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昭王说:“我应当先样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尸骨,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哪里用得着死马,而且花费了五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数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开始,我尚且被重用,何况是超过我的人呢?他们怎么会以离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士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于是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一、文学常识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它是末年 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 &
- 《贞观政要·诚信》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有很多,大家掌握了吗?下面是《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为大家提供参考。【原文】贞观初,有上书
- 文言文阅读:北史·尧君素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共22分。尧君素,魏郡汤阴人也。炀帝为晋王时,君素为左右。帝嗣位,累迁鹰扬郎将。大
-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技巧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
- 苏轼原文:圣人之所为恶夫异端尽力而排之者,非异端之能乱天下,而天下之乱所由出也。 昔周之衰,有老聃、庄周、列御寇之徒,更为虚无淡泊
- 孟子少时文言文翻译孟子少时出自《韩诗外传》,下面请看孟子少时文言文翻译的更多内容!孟子少时文言文翻译原文: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
-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 青锁高议文言文训练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20分)韩魏公在大名①日,有人送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也。”公以百金
- 口技文言文的答案《口技》是一篇清朝初年的散文,写的是一场精彩逼真的口技表演。有关阅读答案,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口技文言文京中有善口技者。
- 文言文阅读附带译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②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③,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④假我
- 口技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 冯梦龙《智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孝宗时,以孔镛为田州知府。莅任才三日,郡兵尽已调发,峒獠仓卒犯城,众议闭门守,镛曰:“孤城空虚,能支几日
- 原文: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译文/翻译: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
- 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
- 汉书原文: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武兄弟五人,皆为郡吏,郡县敬惮之。武弟显家有市籍,租常不入,县数负其课。市啬夫求商①捕辱显家,显怒,欲以
- 文言文翻译的错误错误1:混淆古今异义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
- 王羲之提扇文言文翻译王羲之题扇出自《晋书·王羲之传》,下面一起来阅读王羲之题扇文言文翻译吧!以供大家参考!王羲之题扇文言文翻译王羲之尝诣门生
- 广东高中必修一文言文精读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为大家分享广东高中必修一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游赤松山记吕祖谦淳熙十五年,南至①后一日,与二三友访吕兄仲平之庐。后二日,呼儿觅藜杖,命友戒行囊。缓步出北郭五里许,山光野色,渐与人相应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