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工《南陵盛此公遗稿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0-05 18:28:32
士君子取友岂不当自慎哉!得数贤人,不足匡勷①不逮;得一不肖,生平德行皆失之。故非确然能辨人之泾渭,则不如不与人见。然天下无块然独处之人,势不能不出而与人见也。士君子处此难矣哉!
南陵盛此公家故不赀,先世有义声,屋以内多藏书,外多良田。年十数龄,有声邑里;长,肆力为古文词,虽不中有司尺度,而声名盛。然是时,此公但闭户读书,固不出与人见也。后,去而之秣陵,欲尽交东南士,东南士亦愿交此公。此公以为:“世且乱,吾当见天子,慷慨言当世事。彼经生何足语,会求其人于屠狗间。”于是益散金结客,遂为广陵儿所绐。
是时边事急,广陵儿讽此公出家资,备公家缓急。久之,事卒不济,而金垂尽。嗒然②与世无所合,退而返邑里,邑里又嗤笑之。此公益不复事事,产益落,所为文益不合有司尺度。侘傺无聊,不数年,病矣。
岁在辛未,予自大梁秣陵省家大人。家大人好此公诗,语亮曰:“此间有盛此公,工为诗,儿识之。”亮因以父命往交此公。明年,此公目病,或不能视。予窃忧之,讽其勿读书饮酒。此公曰:“如是,不如其遂盲也!”会目病甚,又念母老,乃别予归,意怆然,若不复与予见者。予私以为予当复见之,孰意遂不复见耶?
此公以目久不愈,愈愤激,家益窘乏,无从得医药,于是遂长盲矣。尝以书寄予大梁,至数千言。言 “子当不长贫贱。他日拥节江上,取道南陵,魁湖之北,桃之南,予墓在焉。子当为我书石曰‘盛此公埋骨处’,予愿足矣!他则子之事也,予何言。”予得其书,忽忽如失者数日,知此公将不永矣。
不数日,凶问至,予为位哭之。会予官山东,不能即至秣陵;比至,欲省盛母,会乱甚,又不果行。乃使掾往慰盛母。掾归,为予言盛母年且八十,妻倍孝谨。一老仆,樵以供两孀妇,糠豆不赡,裋褐③不完,败屋数楹,不蔽风雨。嗟夫天乎!孰使此公而至此极耶!予解橐金,复促掾往,赎其田之易人者,佐盛母饘粥。市石,檄南陵令碑其墓,予自书“盛此公埋骨处”,从其生时请也。
(节选自清·周亮工《南陵盛此公遗稿序》,有删改)
【注】①匡勷:纠正;②嗒然:懊丧的样子;③裋褐:粗布衣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不出与人见也 固:坚决
B.遂为广陵儿所绐 绐:欺骗
C.若不复与予见者 若:你
D.他日拥节江上 拥:执持
9.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南陵盛此公“取友不慎,德行皆失”的一组是
①欲尽交东南士,东南士亦愿交此公
②益散金结客,遂为广陵儿所绐
③嗒然与世无所合,退而返邑里,邑里又嗤笑之
④侘傺无聊,不数年,病矣
⑤无从得医药,于是遂长盲矣
⑥予解橐金,复促掾往,赎其田之易人者,佐盛母饘粥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此公从小在在乡里就有名声,长大之后,虽然写的文章不合官吏的标准,但他的名气却很大。
B.盛此公曾说,这个世道已经乱了,要面见皇帝,正义凛然地发表对现在形势的看法。
C.我在盛此公患眼病后担心他并劝他少看书喝酒,他却断然否定了,认为“如果不读书喝酒,不如就让眼睛瞎了”。
D.本文以盛此公人生由盛及衰,家人因他而遭遇凄惨的经历,告诫世人士“士君子取友岂不当自慎”这个道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得数贤人,不足匡勷不逮;得一不肖,生平德行皆失之。(4分)
(2)是时边事急,广陵儿讽此公出家资,备公家缓急。(3分)
参考答案
8.C(若:好像)
9. D(①讲盛此公喜欢结交东南名士,而东南名士也愿意同他结交;⑥“我”作为盛此公的朋友对他的家人给予的帮助。)
10. B(“这个世道已经乱了”错,原文是“世且乱”,“且”是“将要”的意思。)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1)①得几个道德学问高的人做朋友,不一定能够帮助弥补不足、纠正过错;得一个不成材不正派的人做朋友,一辈子的德行事业就全完了。(4分)
②当时边界军情紧急,那个广陵人就劝说盛此公拿出家产,预备着国家发生危急时有急用。(3分)
参考译文:
士君子交友难道不应该谨慎吗?得几个道德学问高的人做朋友,不一定能够帮助弥补不足、纠正过错;得一个不成材不正派的人做朋友,一辈子的德行事业就全完了。所以如果不能正确地分辨一个人是贤还是不贤,那么就不如不跟这个人相见。但天下没有孤独一生不与人相交往的人,按这样的情势,那么又不能不出家门而与其他的人相见。士君子面对这样的境况,真是难啊!
南陵盛此公家特别富有,祖上有德义的名声,家中藏有很多书,拥有很多良田。盛此公十几岁的时候,在乡里就有名声,长大之后,努力写作具有古风的文章,虽然其文章不合于(一些)官吏的标准,但他的名气却很大。但这个时候,盛此公只是闭门读书,坚决不出门与人交往。后离开南陵到了秣陵,想与所有的东南名士结交,东南的名士们也愿意与盛此公结交。盛此公认为:“世道将乱,我应该面见皇帝,正义凛然地发表对现在形势的看法。那些专学一经的书生哪里值得跟他们交流,我一定会从下层社会中寻到豪杰人物。”因此盛此公越发散发钱财,交接豪侠之人,竟然被一个广陵人欺骗。
当时边界军情紧急,那个广陵人就劝说盛此公拿出家产,预备着国家发生危急时有急用。过了很久,事情最终不成功,但是钱财却快花完。盛此公非常沮丧,因为与世俗不合,于是就退回乡里,乡里的人又嗤笑他。盛此公更加不再做事,家道越来越没落,所写的文章更加跟官吏的标准不相合。失意无聊,没过多少年,盛此公就生了重病。
辛未年,我从大梁来到秣陵探望父亲大人,父亲大人喜欢盛此公的诗,对我说:“这个地方的盛此公诗写得很好,你去结识他。”我于是因父亲的话去与盛此公结交。第二年,盛此公患上眼疾,有可能失明。我暗地里为此感到担忧,劝他不要读书喝酒。盛此公说:“如果不读书喝酒,不如就让眼睛瞎了。”恰恰盛此公这时候眼疾很严重,又惦记他的老母亲,于是告别我回南陵去,神情凄惨,好像不再与我相见的样子。我自以为我应该会再次见到盛此公,谁想到最后竟然真的不能再见啊!
盛此公因为眼睛一直不好,越发愤激,家境越发困窘,没钱请医生买药,于是就瞎了。他曾经给在大梁的我寄信,信长达几千个字。信中说到:“您应该不会一直贫贱下去,有朝一日持节江上,从南陵路过,在魁湖的北方,桃源的南边,我的坟墓就在那里。你要替我在墓碑上写‘盛此公埋骨处’。我的心愿就满足了!其他的就是您的事了,我还说什么呢。”我得到他的信,一连几天都精神恍惚,好像失去了什么,知道盛此公将不久于人世了。
没过多久,盛此公的死讯就传到我这里,我为他制作了灵牌,为他的去世痛哭流涕。恰好当时我正在山东做官,不能够立刻赶到秣陵。等到我赶到秣陵,想去拜见盛此公的母亲,刚好碰上时局动荡不安,又最终没有去成。于是派遣下属去看望盛此公的母亲。下属回来后,对我说,盛此公的母亲要满八十岁了,他的妻子非常孝顺。有一个老仆人,靠砍柴来供养这两个寡妇,吃穿都不充足,几间破房子,还不能够遮风挡雨。唉!苍天啊!是谁让盛此公落到这步田地呢!我拿出自己的钱财,又催促下属去看望盛家,把他们卖给其他人的田地赎回来,帮衬盛家的衣食。又买石头,写信给南陵令让他为盛此公墓立碑,我自己写了“盛此公埋骨处”几个字,遵从他生前的请求。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回坑赋现代文言文回者转曲,坑者凹沟。回形太极,坑状窖窝。中国独特之文符,华夏生殖之绝学。灵气孕凝于内,生命育养于里。南岭武夷之环,大别武陵之
- 王安石原文:世之论者曰:“惠者轻与,勇者轻死。临财而不訾①,临难而不避者,圣人之所取,而君子之行也。”吾曰:不然!惠者重与,勇者重死。临财而
- 王景崇,邢州人也。为人明敏巧辩,善事人。唐明宗镇邢州,以为牙将【注】,其后尝从明宗,隶麾下。后事晋,累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
-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
- 小学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篇一:小学语文文言文考点梳理及练习题一、通假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
- 薛谈学讴文言文翻译薛谭学讴,出自古籍《列子·汤问》,这篇古文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薛谈学讴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 后汉书原文:杨赐字伯献。少传家学,笃志博闻。常退居隐约,教授门徒,不答州郡礼命。后辟大将 军梁冀府,非其好也,出除陈仓令,因病不行
- 张景宪,字正国,河南人。以父师德任淮南转运副使。山阳令郑昉赃累巨万,亲戚多要人,景宪首案治,流之岭外,贪吏望风引去。徙京西、东转运使。王逵居
-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秦临周而求九鼎①秦临②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③,
- 中考文言文《桃花源记》复习要点一、作者:陶渊明,朝代:东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
- 宋书原文:萧惠开,南兰陵人,征西将军思话子也。初名慧开,后改慧为惠。少有风气,涉猎文史,家虽贵戚,而居服简素。惠开意趣与人多不同,比肩或三年
- 《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 醉翁亭记》确是一篇风格清新、摇曳生姿、优美动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
- 乐不思蜀文言文的练习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
- 精卫填海文言文翻译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以下是“精卫填海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精卫填海先秦:佚名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
- 陈书原文:樊猛,字智武。幼倜傥,有干略;既壮,便弓马,胆气过人。青溪之战,猛自旦讫暮,与虏短兵接,杀伤甚众。台城陷,随兄毅西上京,累战功为威
- 罢弈文清·俞长城二客弈于庭,息机子从旁观焉。其始也局既布,二客悠然,喜怒不形。未几,争数子,皆瞪目凝视,惟恐失,若强敌在前,誓不返顾也。已而
- 公孙仪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与参考答案文言文阅读(6分)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
- 赵普文言文阅读《赵普》是一篇经常会考到的文言文,分享了《赵普》阅读练习答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赵 普普少[年青时]习[熟悉]吏事,寡[缺少
- 明史原文:许文岐,字我西,仁和人。祖子良,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父联枢,广西左参政。文岐,崇祯七年进士。历南京职方郎中。贼大扰江北,佐尚书范景
- 韩愈原文:愈白: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册,可效可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何有去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