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李骥,字尚德,郯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骥,字尚德,郯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0-15 21:30:11 

标签:

李骥,字尚德,郯城人。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入国学,居三年,授户科给事中。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寻坐事免。建文时,荐起新乡知县,招流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人。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永乐初,服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有嫠妇子啮死,诉于骥。骥祷城隍神,深自咎责。明旦,狼死于其所。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坐累,谪役保安。洪熙时,有诏求贤,荐为御史。陈经国利民十事,仁宗嘉纳。宣德五年巡视仓场,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鞫之。祥父妾言,祥与张贵等同盗,骥受贵等贿故独罪祥。刑部侍郎施礼遂论骥死。骥上章自辨,帝日:“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
其年十一月,择廷臣二十五人为郡守,奉敕以行,骥授河南知府。河南境多盗,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犯者,大署其门曰盗贼之家。又为《劝教文》,振木铎以徇之。自是人咸改行,道不拾遗。郡有伊王府,王数请嘱,不从。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恨甚。及冬至,令骥以四更往陪位行礼,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
骥持身端恪,晏居虽几席必正。莅郡六年卒,年七十。士民赴吊,咸哭失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 举:中举
B.寻坐事免 坐 :因犯……罪或错误
C.奉敕以行 行:出行
D.道不拾遗 遗:遗失,丢失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李骥“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
A.①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
②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
B.①招流亡,给以农具 ②骥上章自辨
C.①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 ②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
D.①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 ②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骥是郯城人,他仕途坎坷,任户科给事中和刑部郎中期间,皆因事获罪而被免职。
B、李骥大力推行百姓的教化工作。任御史职务时,他编纂了《劝教文》,并让人摇着铃铛去宣传。
C、李骥不畏权贵。伊王多次请托李骥,他都不听从。后来受到伊王的诬陷,无故被拘禁。
D、李骥深受百姓的爱戴。任新乡知县离职时,百姓多次上奏挽留他;逝世时,百姓们前来吊丧,都痛哭失声。
11.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4分)
(2)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4分)
(3)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4分)
(4)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参考答案
8.A
9.B
10.B
11、
(1)侍郎李昶等人共同推荐李骥,朝廷提拔他做刑部郎中。李骥上奏了十余件事情,很多都被朝廷采纳了。
(2)等到李骥如期而至,(伊王反而)诬陷李骥迟到,抓起来戴上脚镣和手铐,第二天才被释放。(译出大意给2分;“后期”“执”“桎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3)想要(把璧)给秦国,又担心不能得到秦国的城池,白白地被欺辱
(4)你身为人臣,不顾念君臣恩义,背叛君主背离亲人,被蛮夷俘虏,投降于蛮夷,你还有和见面
附参考译文:
    李骥,字尚德,山东郯城人,洪武二十六年通过了多试,进入国学,学习了三年后,担任户科给事中。当时集市盘查行商.把行李葙都翻倒一空,李骥上奏阻止了这个做法。不久,李骥因事荻罪而被免职。建文年间。李骥因人推荐而被起用为新乡知县。他招来流亡的百姓,蛤他们农具。由此回归农业的人有数千人。孛骥因为母丧而离职,许多百姓一个接一个多次奏请挽留他,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永乐初年。(李骥)守母丧期满,改任东安知县。对民众不利的事情,他就向朝廷禀明免去。有一个寡妇因儿子被咬死而向李骥告状。李骥向城隍神祷告,深深自责。第二天早上,咬死孩子的狼死在它的狼窝里。侍朗李昶等人共同推荐李骥,朝廷提拔他做刑部郎中。李骥上奏了十余
件事情,很多都被朝廷采纳了。后来因事被牵累,被贬到保安做劳役洪熙年间,朝廷颁布诏书寻求贤才.李骥被推荐做了御变。他上奏有荧治国利民的十件事情,仁宗赞许并予以采纳。宣德五年,李骥巡视仓场。军士高祥盗取仓的的粟米,李骥拘捕了他,并加以审问。高祥父亲的小妾说,高祥与张贵等人一起偷盗,李骥接受张责等人的贿赂,所以只把高祥问罪。刑部侍郎施礼于是判处李骥死州。李骥给宣宗上奏章自我辩解。宣宗说:“御使既然擒获了盗贼,怎么肯接受贿赂呢?”命令施礼和都察院重新审讯,李骥果然是冤枉的。宣宗于是严厉地斥责了施礼,并恢复了李骥的官职。这年十一月,朝廷选择
大臣二十五人担任郡守,奉着皇帝的敕书上路,李骥做了河南知府    河南境内盗贼多,李骥特地设立火甲制度,一户被盗,一甲给予赔偿。在犯盗窃罪的人的家门口写上“盗贼之家”四字。李骥叉编纂了《劝教文》,摇着铃铛巡行各地去传达。自此之后人们都改变了行为,东西掉在路上都没有谁去捡走。河南有伊王府,伊王多次请托毕骥,李骥并不听从。伊王府里的宦官和侍卫残害百姓。又被李骥阻止,伊王于是很怨恨孛麟。等到冬至,伊王命令李骥在四更天的时候去府里作陪行礼。牵骥如期而至,伊王反而无限李骥迟到。抓起来戴上脚镣和手铐,第二天才被释放。李骥向朝廷汇报,宣宗发怒,写信责备伊王,将府中承奉、长史、典仪都逮起采交给法官处置    李骥行为端正严谨,平日家居即使是长桌竹席也要拜访端正。他到河南六年后去世,寿七十岁。百姓们来吊丧,都痛哭失声。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师鄜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①,
  • 新五代史原文: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其九世祖逢尧为唐监察御史,其后世遂不复宦学。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礼文士,每倾赀以交之,
  • 新唐书原文:韦安石,京兆万年人。曾祖孝宽,为周大司空、郧国公。祖津,隋大业末为民部侍郎,与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战于东门,为密禽。后王世充
  • 江革传文言文翻译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为南朝宋齐间士族的名流,南朝才子江淹之族侄。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江
  • 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也。工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为五言诗,亦颇清靡,兼善骑射,为邑里雄豪。梁始兴内史萧子范辟为主簿。 &n
  • 余姚县海塘记宋·王安石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
  • 外戚世家史记文言文外戚世家序 作者: 司马迁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①,非独内德茂也②,盖亦有外戚之助焉③。夏之兴也以涂山④,而桀之放也以
  •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魏豹彭越列传附答案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
  • 文言文阮裕焚车阅读(二)课外选段七、2007年金华市阮裕焚车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
  • 张孝纯乌有先生历险记张孝纯(1)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
  • 张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累官铜山令。明昌元年,以廉擢授监察御史。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复进用。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
  •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的原文及翻译《与朱元思书》是梁朝的吴均写的一篇写景小品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的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与朱
  • 鲍叔辞为宰文言文翻译导语: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你必须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鲍叔辞
  • 叶嘉传苏轼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
  • 司马光原文:(宋)太祖既得天下,诛李筠、李重进,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戈不自,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
  • 凿壁偷光的文言文翻译注释凿壁借光是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凿壁偷光的文言
  • 明史原文:李祯,字维卿,安化人。隆庆五年进士。除高平知县,征授御史。万历初,傅应祯以直言下诏狱,祯与同官乔严、给事中徐贞明拥入护视之,坐谪长
  • 秋水文言文翻译《秋水》一文来源于庄子,想必大家都有读过吧?下面是《秋水》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大
  • 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拜监察御史,皆出似道力。然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①,凡有所建白,
  • ①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范质字文素,是大名宗城人。九岁时就能写诗文,十三岁攻读《尚书》,并开始招生收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