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撰《与赵韫退大参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8-08 14:07:34
与赵韫退大参书
[清]王弘撰
昨承执事枉驾,以贵乡诸先生之命,属为贺相国冯公寿文 ,且云本之相国意,又述相国尝称弘撰文为不戾于古法。此虽弘撰所惶悚不敢当,而知己之谊,则有中心藏之而不忘者。即当欣跃操觚,竭其所蓄,直写相国硕德伟抱、辅世长民之大略,以求得相国之欢。然而审之于己,度之于世,皆有所不可。故敢敬陈其愚,唯执事详察焉。
弘撰以衰病之人,谬叨荐举,尝具词控诸本省抚军,转咨吏部,不允;嗣又奉旨严催,不得已,强勉匍匐以来京师;复具词令小儿抱呈吏部,又不允。借居昊天寺僧舍,僵卧一榻。两月以来,未尝出寺门一步。即大人先生有忘贵惠顾者,皆不能答拜,特令小儿持一刺,诣门称谢而已。须白齿危,两目昏花,不能作楷书,意欲临期尚复陈情,冀幸于万一,蒙天子之矜怜,而放还田里。
夫贺相国之寿,非细故也。诸先生或在翰苑,或在台省,或在部司,皆闻望素著,人人属耳目焉。公为屏障以为相国寿,则其文必传视都下,非可以私藏巾笥者也。弘撰进而不能应天子之诏,乃退而作贺相国之寿文,无论学疏才短、不能揄扬相国之德,即朝廷宽厚之恩,亦未必 以此为罪。而揆之于法,既 有所不合,揣之于心,亦有所不安。甚至使不知者,以弘撰于相国素不识面,今一旦为此文,疑为夤缘相国之门,希图录用,欺世盗名,将必有指摘之及。不但文不足为相国重,而且重为相国累,此弘撰之所以逡巡而不敢承也。即执事代为弘撰筹之,亦岂有不如是者哉!
不然,操天下文章之柄,为天子教育人才,天下之士,望之如泰山北斗,伏谒门下者,咸思得邀相国之一盼为荣。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固繁有徒而相国独属意于贱子身非木石岂不有心识此义者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是用直布腹心,唯执事裁之谅之。并乞上告相国:倘邀惠于相国,得归老华山,为击壤之民,以遂其畎亩作息之愿,午夜一灯,晓窗万字,其不能忘相国之德,将以传之纪载而形之歌咏者,必有在矣。(有删节)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属为贺相国冯公寿文 属:请托
B. 尝具词控诸本省抚军 控:告诉
C. 而揆之于法 揆:衡量
D. 倘邀惠于相国 邀:邀请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且云本之相国意 且秦强而赵弱
B. 强勉匍匐以来京师 敛赏财以送其行
C. 人人属耳目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 以遂其畎亩作息之愿 日与其徒上高山
18.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叙述了对方的意图,觉得应该马上为冯相国写一篇贺寿文章,但是从自己和世事的角度考虑,认为都不能从命。
B. 本文第二段里,作者运用了叙述、描写手法,写自己来京前后的情况,强调自己年老有病和要尽的礼数,表达入情入理。
C. 作者拒绝写寿文的原因,主要是怕牵累相国,这与开头记住相国理解自己的情谊和结尾不忘相国之德照应,行文严谨自然。
D. 这封书信用委婉的语言表达了坚决的态度,拒绝了写寿文的请求,并结合归老田园的心愿,表现了清高不阿的节操。
1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固繁有徒而相 国独属意于贱子身非木石岂不有心识此义者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
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即大人先生有忘贵惠顾者,皆不能答拜,特令小儿持一刺,诣门称谢而已。(4分)
(2)即执事代为弘撰筹之,亦岂有不如是者哉!(3分)
参考答案
16. D(求得)
17. D(A.连词,并且;连词,况且。B.连词,表修饰关系,相当于“地”;连词,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来”。C.句末语气词,无义;代词,相当于“之”。D.代词,自己的,我的。)
18. C(“主要是怕牵累相国”不正确,主要的原因是不与统治者合作,保持清高不阿的节操)
19. 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固繁有徒/而相国独属意于贱子/身非木石/岂不有心识此义者/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断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1)如果有大人先生屈尊来看望我的,我都不能回拜,特地叫小儿手持名片一张,到门表达谢意罢了。(要点:即,忘贵惠顾,刺,诣)(2)如果您替我考虑这件事情,也难道不像我这样为难吗!(要点:执事,筹,反问句)
参考译文:
昨天承蒙您屈尊相访,以贵乡各位先生之命,嘱托我为冯相国写一篇贺寿文章,还说这是依照相国的意思,又说冯相国曾经称赞我写文章不违背古代为文之法。这虽然让我慌乱恐惧不敢承受,可是理解我的情谊,却让我深藏心中而不会忘记。我应该马上欣然提笔作文,竭尽所有才力,直接写出相国高尚品德和宏大抱负以及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的谋略,来获得相国的欢心。可是我审视自己,揣度世事,觉得都不可行。所以恭敬地陈述愚见,望您能详细审察。
我是一个衰 老有病的人,承蒙错爱推荐,我曾经写信告诉各位本省抚军,征求吏部的意见,不被允许;接着又被奉旨紧紧催逼,不得已,勉强尽力来到京城;又写信叫小儿上呈吏部,又不被允许。我借居在昊天寺僧舍,伏处不出。两个月以来,未曾出寺门一步。如果有大人先生屈尊来看望我的,我都不能回拜,特地叫小儿手持名篇一张,到门表达谢意罢了。须发花白,牙齿松动,两眼昏花,不能写楷书,想要到时候再诉说衷情,侥幸有一线希望,蒙受天子的怜悯,而放我回到乡下。
为相国贺寿,不是一件小事情。各位先生有的在翰苑,有的在台省,有的在部司,声望都一向著名,个个都是人们耳目专注之人。公开地为相国写寿屏,那么文章一定会在京城传看,不可能用布巾包好私下藏在箱箧中。我进不能响应天子的诏令,却退而写为相国贺寿的文章,不要说自己学疏才短,不能宣扬相国的美德,就是朝廷也将会以宽厚之恩待我,也未必因我写不出而加罪于我。而用法则来衡量,既有所不合,用内心来测度,也有所不安。甚至使得那些不知情的人,认为我与相国素不相识,现在一旦写下这篇寿文,就会被怀疑 为攀附相国之门,图求被任用,做出欺骗世人盗取名声之事,一定会遭到指摘。不只是文章不值得被相国看重,反而更加牵累到相国,这就是我迟疑不决不敢承受此任的原因。如果您替我考虑这件事情,也难道不像我这样为难吗!
其实不这样的,那些掌管天下文章的权力,为天子教育人才的天下的读书人,像仰望泰山、北斗一样仰望相国,拜伏在地而通姓名,都想以能够求见相国一次为荣。这其中负有盛名并擅长写华丽文章的人,本来就有很多,可是相国着意于我,我身非木石,哪里是没有心思懂得这个意思的,却推委而不做,有这样不通人情的吗?因此我直陈心事,希望您裁断此事并体谅我。并且请求您上告相国,如果能得到相国的恩惠,能够回归在华山终老,做一个农夫,来实现耕田种地的愿望,夜晚点灯,读书写文,一定不会忘记相国的恩德,将会记录下来并以诗歌颂扬的作品,一定是有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新唐书原文:房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
-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1、回头看;回头。(赢得仓皇北顾)2、看。(顾野有麦场)3、探问,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顾惜,顾念。(子布、元
- 景清借书景清倜傥尚大节②,领乡荐③,游国学④。时同舍生有秘书⑤,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
- 杨大眼,武都氐难当之孙也。少有胆气,跳走如飞。然侧出,不为其宗亲顾待,颇有饥寒之切。太和中,起家奉朝请。时高祖自代将南伐,令尚书李冲典迁征官
- 文言文阅读理解测试题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下列小题。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子曰:“不愤②不启,不悱③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 文言文《氓》赏析的内容《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
-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以下是“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五柳先生传魏晋:陶
- 庐山草堂记文言文翻译庐山草堂记是白居易所写的一篇著名文章,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庐山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
- 北齐书原文:卢潜容貌瑰伟,善言谈,少有成人志尚。仪同贺拔胜辟开府行参军,补侍御史。世宗引为大将军西阁祭酒,转中外府中兵参军,机事强济,为世宗
- 《南史·王猛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附译文王猛,琅邪临沂人。五岁而父清遇害。陈文帝军度浙江,访之,将加夷灭。母韦氏携之遁于会稽,遂免。及长,
- 宋史【原】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因试进士发策,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恒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
- 高考文言文则字的用法介绍1.“则”字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
- 曾参教子文言文翻译导读: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又称《韩子》。该书在韩非生前即已流传。司马迁说:“韩非‘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
- 柳宗元原文: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①,咸誉清。疾病疪疡者,亦毕乐就清
-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
- 新唐书原文: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ù,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物
- 文言文语法知识归类复习例举摘要:初中生学习一定篇目的文言文,对于提高语文素养,丰富人文内涵,为高中阶段文言文学习打下较坚实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 宋史原文: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
- 新唐书原文: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
- 墨子原文: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