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张伯行,字孝先”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张伯行,字孝先”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31 00:04:15 

标签:

张伯行,字孝先,河南仪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考授内阁中书,改中书科中书。
四十八年,调江苏巡抚,赈淮、扬、徐三府饥。会布政使宜思恭以司库亏空为总督噶礼劾罢,上遣尚书张鹏翮按治。陈鹏年以苏州知府署布政使,议司库亏三十四万,分扣官俸役食抵补,伯行咨噶礼会题,不应。伯行疏上闻,上命鹏翮并按。别疏陈噶礼异议状,上谕廷臣曰:“览伯行此疏知与噶礼不和为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朕综理机务垂五十年未尝令一人得逞其私此疏宜置不问。”伯行寻乞病,上不许。鹏翮请责前任巡抚于准及思恭偿十六万,馀以官俸役食抵补。上曰:“江南亏空钱粮,非官吏侵蚀。朕南巡时,督抚肆意挪用而不敢言。若责新任官补偿,朕心实有不忍。”命察明南巡时用款具奏。伯行又疏奏各府州县无著钱粮十万八千,上命并予豁免。
噶礼贪横,伯行与之迕。五十年,江南乡试副考官赵晋交通关节,榜发,士论哗然,舆财神入学宫。伯行疏上其事,正考官左必蕃亦以实闻,命尚书张鹏翮、侍郎赫寿按治,伯行与噶礼会鞫,得举人吴泌、程光奎通贿状,词连噶礼。伯行请解噶礼任付严审,噶礼不自安,亦摭伯行七罪讦奏。上命俱解任,鹏翮等寻奏晋与泌、光奎通贿俱实,拟罪如律;噶礼交通事诬,伯行应夺官。上曰:“伯行居官清正,天下所知。噶礼才虽有馀而喜生事,无清正名。此议是非颠倒,命九卿、詹事、科道再议。”明日,召九卿等谕曰:“伯行居官清廉,噶礼操守朕不能信。若无伯行,则江南必受其朘削几半矣。此互参一案,初遣官往审,为噶礼所制,致不能得其情;再遣官往审,与前无异。尔等能体朕保全清官之意,使正人无所疑惧,则海宇升平矣。”遂夺噶礼官,命伯行复任。
伯行方成进士,归构精舍於南郊,陈书数千卷纵观之,及小学、近思录,程、朱语类,曰:“入圣门庭在是矣。”尽发濂、洛、关、闽诸大儒之书,口诵手抄者七年。始赴官,尝曰:“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学莫先于主敬。”因自号曰敬庵。
(《清史稿》卷二六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览伯行/此疏知与噶礼不和/为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朕综理机务垂五十年/未尝令一人得逞其私/此疏宜置不问
B.览伯行此疏/知与噶礼不和/为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朕综理机务/垂五十年未尝/令一人得逞其私/此疏宜置不问
C.览伯行此疏/知与噶礼不和/为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朕综理机务垂五十年/未尝令一人得逞其私/此疏宜置不问
D.览伯行此疏/知与噶礼不和/为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朕综理机务垂五十年/未尝令一人得逞/其私此疏宜置不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布政使为巡抚的僚属。
B.“署”在文章中意思为代理或暂任、试任某一官职。“调”的意思为调动、调任。“改”的意思为“改任”。
C.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san6*级。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贡士”。
D.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伯行,康熙二十四年进士,他学宗“程朱”,积极传播程朱理学;他居官清正廉明,深得康熙皇帝称赞。
B.张伯行任江苏巡抚时,因布政司库存亏空,代理布政使职务的陈鹏年建议分别扣除官员的俸银及使用差役的费用来抵补,张伯行亲自上疏奏明此事。
C.江南乡试的副考官赵晋暗中交接考生,接受贿赂。张伯行和正考官左必蕃上疏奏明这件事,并请求解除噶礼的职务。
D.因江南乡试一事,噶礼和张伯行均被解职。而康熙帝认为伯行居官清正廉洁,噶礼的操行我不能相信,于是夺去噶礼的官位,命张伯行复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布政使宜思恭以司库亏空为总督噶礼劾罢,上遣尚书张鹏翮按治。
(2)始赴官,尝曰:“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学莫先于主敬。”
参考答案
10、C(加标点后:览伯行此疏,知与噶礼不和。为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朕综理机务垂五十年,未尝令一人得逞其私。此疏宜置不问。)
11、C(“乡试,考中者称‘贡士’”错,考中者称“举人”,会试考中者称“贡士”。)
12、C(“张伯行和正考官左必蕃上疏奏明这件事”错,是张伯行上疏奏明这件事,正考官左必蕃也把实际情况上报。“请求解除噶礼的职务”的是张伯行。)
13、(1)适逢布政使宜思恭因布政司库存亏空被总督噶礼弹劾罢免,皇上派尚书张鹏翮查处。(“为总督噶礼劾罢”被动句,“为”表被动。)
(2)(张伯行)最初任官时曾说:“圣人们的学问,概括为一个‘敬’字,所以学习没有比掌握敬更重要的。”(这句话的最前面的主语“张伯行”省略了,译时需补出来。“故学莫先于主敬”是一个状语后置句,“于主敬”介词结构作状语,译时应移到“先”的前面,“故学莫于主敬先”。“先”重视的意思。)
参考译文
张伯行,字孝先,河南仪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后经考选,授内阁中书,又改任中书科中书。
四十八年,张伯行调任江苏巡抚,救济淮安、扬州、徐州三府的灾荒。适逢布政使宜思恭因布政司库存亏空被总督噶礼弹劾罢免,皇上派尚书张鹏翮查处。陈鹏年以苏州知府的身份代理布政使职务,建议布政司库所亏空的三十四万,以分别扣除官员的俸银及使用差役的费用来抵补。张伯行行文噶礼要求联名上疏,没有被答应。张伯行便自己上疏,皇上得知后命张鹏翮一并调查。张伯行另外又上疏说明了噶礼的不同意见。皇上对廷臣说:“看了张伯行的这个上疏,知道他与噶礼不和。作为臣子,应该以国事为重。我办理机务将近五十年,未曾让一个人施展他的私欲。这个上疏应当放置不予理睬。”不久,张伯行以身体多病为由提出辞官,皇上没有允许。张鹏翮请求责成张伯行的前任巡抚于准及直思恭赔偿十六万,其余用官员俸银及使用差役的费用来抵补。皇上说:“江南亏空钱粮,并不是因为官吏侵吞。我南巡时,总督、巡抚随意挪用公款而下级官吏不敢议论。如果责成新任官吏来补偿,我实在于心不忍,”于是让查明南巡时用款情况上报。张伯行又上疏,奏明各府州县现无着落的钱粮十万八千,皇上命令一律免于赔偿。
噶礼贪婪横行,张伯行与他相反。康熙五十年,江南乡试的副考官赵晋暗中交接考生,接受贿赂。发榜以后,读书人议论喧哗,抬着财神进入学宫。张伯行上疏奏明这件事,正考官左必蕃也把实际情况上报。皇上命尚书张鹏翮、侍郎赫寿查处,张伯行与噶礼会审。后得到举人吴泌、程光奎暗中贿赂的情况,供词中牵连噶礼,张伯行请求解除噶礼的职务,交有关部门严肃审理。噶礼心中不安,也找出张伯行的所谓七条罪状上奏。皇上命二人都解职。张鹏翮等不久奏报:赵晋与吴泌、程光奎行贿受贿事均属实,应按刑律治罪;噶礼暗中受贿事属诬告,张伯行应撤职。皇上说:“伯行任官清正,这是天下所了解的。噶礼才干虽有余,但喜好无事生非,并没有清正的名声,这个意见是非颠倒。”于是,命九卿、詹事、科道官再议。第二天,召九卿等说:“伯行居官清正廉洁,噶礼的操行我不能相信,如果没有张伯行,那么江南必然受到他的盘剥,大概要达到一半地区。这次二人互相参奏的案子,起初派官去审理,被噶礼阻挠,以致不能得到其中的真实情况;再派官去审理,与前面的意见没有区别。你们应能体会我保全清官的心意,要使正直的人没有什么疑虑和恐惧,那么天下将会出现安定的局面。”于是夺去噶礼的官位,命张伯行复职。
张伯行刚成进士时,回家乡南郊建造了一座精制的房屋,摆上了数千卷书以供纵情观览,看到《小学》、《近思录》,以及程、朱的《语类》,说:“进入圣人的门庭在这里呀!”他曾全力找到宋代理学四大学派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各位大儒的书,一边诵读一边抄录,前后共七年。最初任官时曾说:“圣人们的学问,概括为一个‘敬’字,所以学习没有比掌握敬更重要的。”因此他自号为“敬庵”。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苏轼放 鹤 亭记苏轼原文: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
  • 《七发》文言文赏析《七发》是汉代辞赋家枚乘的赋作,有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七发》文言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楚太
  • 夜渡两关记[明]程敏政①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
  • 中考文言文《卖油翁》的练习题《卖油翁》加点字解释A卷1、尧咨善射() ( )2、以此自矜()3、尝射于家圃( )4、释担而立( ) ()5、
  • 试论文言文教学论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上新课前,教师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详细内
  • 方孝儒《豫让论》文言文及翻译《豫让论》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的一篇论史散文。文章标新立异,从传统儒家思想出发,对豫让进行了批评。这篇散文旨在说明
  • 李继昌,字世长。初,父崇矩与太祖同府厚善,每太祖诞辰,必遣继昌奉币为寿。尝畀弱弓轻矢,教以射法。建隆三年,荫补西头供奉官。太祖欲选尚公主,崇
  • 放生鱼记文言文岁在甲午,五月初三,吾放生鱼一尾。此鱼,去岁购于市,备餐之用也。未食,养于盆。鱼戏水于盆,吾观之,鱼乐,吾亦乐。或曰,汝乐,焉
  • 田子退金原文田子为相,三年归休(休假回家),得金百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
  •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民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成龙到官
  • 丁一士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余幼时犹及见之,尝求睹其技。使余立一过厅中,
  • 三国志原文: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梁帅;群聚相随.扶持弓弩,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往依刘表,
  • 鲁亮侪掷印文言文阅读鲁亮侪掷印鲁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一日,命摘中牟李令
  • 左传原文:公①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②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敞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
  • 《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导语:韩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经典的文言文名句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下面是关于经典的文言文名句的内容,欢迎阅读!1、见
  • 后汉书原文:窦固,字孟孙,少以尚公主为黄门侍郎。好览书传喜兵法贵显用事中元元年袭父友封显亲侯显宗即位迁中郎将监羽林士后坐从兄穆有罪废于家十余
  • 阅读说难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
  • 《本草纲目·菜部·茄》文言文释名落苏、昆化瓜、草鳖甲。气味(茄子)甘、微寒、无毒。主治妇女月经血黄。用黄茄子切开,阴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
  • 中考语文文言文《黔之驴》原文及翻译【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