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革,字休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9-28 00:39:54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父柔之,齐尚书仓部郎。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解属文。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傍无师友,兄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朓尝雪夜造访,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遗之。弱冠举南徐州秀才。
中兴元年,高祖入石头城,时吴兴太守袁昂据郡距义师,乃使革制书与昂,于坐立成,辞义典雅,高祖深赏叹之,因令与徐勉同掌书记。出为云麾晋安王长史、寻阳太守,以清严为百城所惮。时少王行事多倾意于签帅,革以正直自居,不与签帅等同坐。俄迁左光禄大夫、御史中丞,弹奏豪权,一无所避。
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①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 乃除折冲将军、东中郎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震恐。琅邪王骞为山阴令,赃货狼藉,望风自解。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每至侍宴,言论必以《诗》、《书》,王因此耽学好文。典签沈炽文以王所制诗呈高祖,高祖谓仆射徐勉曰:“江革果能称职。”寻监吴郡。于时境内荒俭,劫盗公行。革至郡,惟有公给仗身②二十人,百姓皆惧不能静寇。革乃广施恩抚,明行制令,盗贼静息,民吏安之。
革性强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大同元年卒。革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傍无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三十》,有删改)
【注】①臧盾:人名。②仗身:帝王或高官的随身卫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解属文属文:写文章
B.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 雅:平素,向来
C.琅邪王骞为山阴令,赃货狼藉狼藉:纵横散乱
D.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 徒:只,仅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B.乃脱所著襦遗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因令与徐勉同掌书记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言论必以《诗》、《书》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
B.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
C.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
D.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服阕”是指守丧期满除服,“阕”是终了的意思。母亲去世后,江革服丧完毕,与弟弟江观一同去太学读书。
B.“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与现在的大学相比,虽然形式上有许多不同,其实质和培养目标是一样的。
C.我国古时候,男子二十岁时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后世常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D.“除”的本义是台阶,通过台阶能够步步登高,古代也用“除”来表示任命官职,如除拜、除授等。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江革幼年就很聪敏,很早就有才能和情思,受到父亲的赏识,并且勤勉好学,王融、谢朓对他非常敬重。
B.江革才思敏捷,文采出众,深受梁高祖萧衍的赏识和器重,被梁高祖安排与徐勉“同掌书记”,共同处理公务。
C.江革为官清严,众多官员对他颇为忌惮,他担任左光禄大夫、御史中丞时,秉公执法,弹劾豪门权贵,毫不避讳。
D.江革性格刚直,朝宴时常有批评的话,因而被权贵憎恨,加以诬陷,他只好称病返乡。他因为官清廉受到世人敬重。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傍无师友,兄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
(2)革乃广施恩抚,明行制令,盗贼静息,民吏安之。
参考答案
1.C【解析】狼藉:行为不检,名声不好。
2.C【解析】C因:副词,于是,就。A而:连词,却;连词,表并列。B之:代词,他;助词,主谓取独。D以:动词,引用;介词,把。
3.A【解析】在对该句进行断句时,应注意“召”的主语应为“上”;“年少”的主语是“武陵王”;“性弱”和“不能匡正”的主语是“臧盾”;“非”与“不”呼应,构成固定短语,表示强调之意。
4.B【解析】中国古代的太学与现在的大学不可同日而语。前者主要培养国家官员,后者则是未来职业人员的学习场所。两者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差异颇大。所以,“其实质和培养目标是一样的”的说法是错误的。
5.D【解析】D“加以诬陷”属无中生有,原文中只说“为权势所疾”,并无诬陷的说法。
6.(1)(江革)九岁时父亲去世,与弟弟江观是同父所生,(他们)年少孤独贫穷,身旁虽无老师朋友指点,但兄弟互相训教勉励,读书学习毫不倦怠。
(2)江革于是广施恩惠,明令行为,制定法令,盗贼最终被平息,百姓、官吏这才安心了。
【参考译文】
江革,字休映,是济阳考城人。他的父亲江柔之,是齐朝的尚书仓部郎。江革幼年就很聪慧敏捷,早年就有才能和情思,六岁就懂得写文章。父亲江柔之对他非常赏识器重,说:“这个孩子必能兴旺我们的家族。”(江革)九岁时父亲去世,与弟弟江观是同父所生,(他们)年少孤苦贫穷,身旁虽无老师朋友指点,但兄弟互相训教勉励,读书学习毫不倦怠。(江革)十六岁时母亲去世,他因为孝顺而闻名。服丧完毕,江革与弟弟江观一同去太学,被增补为国子生,在考试中名列前茅。齐朝的中书郎王融、尚书吏部郎谢朓一向都很敬重江革。谢朓曾经雪夜到江革家中拜访,看见江革盖着破棉被,铺着单薄的席子,却沉醉于学习中不知疲倦,谢朓叹息了很长时间,于是脱下自己穿的棉衣赠送给他。江革二十岁时就被推荐为南徐州秀才。
中兴元年,梁高祖萧衍入主石头城。当时吴兴太守袁昂占据着州郡抵抗梁军,梁高祖就让江革给袁昂写劝降书,江革在座位上当即写成,言辞文义典雅,梁高祖非常赞赏他,于是命令江革与徐勉共同掌管公文书记工作。后来江革出京做云麾晋安王长史、寻阳太守,因为清正严明被各地的地方官忌惮。当时少王做事大多迎合于签帅,江革凭借正直自处,不同签帅等人同席而坐。江革不久被提升为左光禄大夫、御史中丞,他弹劾参奏豪门权贵,一个都不回避。
当时武陵王在dong6*洲,非常骄傲放纵,皇上召见江革当面命令说:“武陵王还年轻,臧盾性情软弱,不能纠正他,想让你代替他来做这件事。这件事情非你不可,请不要推辞。”于是皇上任命江革为折冲将军、东中郎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到了dong6*洲,江革只靠官俸过日子,吃得也很简单。会稽郡面积大、人口多,诉讼案件每天几百件,江革一一判断辨析,从不留下疑案悬案。(他)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使人民安定,官吏敬畏,(他管理下的)很多城市(的人)震惊。琅邪人王骞做山阴令,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财货很多,远远望见江革的气势就自请解职。武陵王惧怕江革,于是对他非常敬重。江革每到侍宴时,与武陵王言谈一定要引用《诗》、《书》的句子,武陵王因此爱好学习喜欢写文章。典签沈炽文把武陵王写的诗呈给梁高祖,梁高祖对仆射徐勉说:“江革果然能够胜任担任的职务.”不久江革又监管吴郡。当时吴郡境内荒年歉收,盗贼公然行动。江革到了吴郡,只有公派侍卫二十人,百姓都怕他不能清除盗寇。江革于是广施恩惠,明令行为,制定法令,盗贼最终被平息,百姓、官吏这才安心了。
江革性格刚强正直,每次到朝宴的时候,总有褒贬之言,因此被有权势的人憎恨,于是江革称病返回家乡。大同元年(江革)去世。江革历任八府长史,四王行事,身旁却没有侍妾,家徒四壁,世人因此敬重他。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捕蛇者说(节选)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
- 罗生还镯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及译文答案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
- 谭嗣同传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浏阳县人。少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首在浏阳设一学会,每七日集众而讲学,君慷慨论天下
- 聊斋志异于江原文: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仇。少间,一狼来,逡巡嗅
- 王安石《慈溪县学记》原文及译文【原文】: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乡射饮
- 宋史原文:姜才,濠州人。貌短悍。少被掠入河朔,稍长亡归,隶淮南兵中,以善战名,然以来归人不得大官,为通州副都统。时淮多健将,然骁雄无逾才。才
- 《南齐书·明僧绍传》文言文习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祖玩,州治中。父略,给事中。僧绍宋元嘉中再
- 柳敏字白泽,河东解县人。父懿,魏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汾州刺史。敏九岁而孤,事母以孝闻。性好学,涉猎经史,阴阳卜筮之术,靡不习焉。年未弱冠,
- 崔宁,本贝州安平人,后徙卫州。世儒家,而独喜纵横事,因落魄,客剑南。又从李宓讨云南,行军司马崔论悦之,荐为牙将。宝应初,蜀乱,山贼乘险,道不
-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
- 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1。读文段: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
- 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我校针对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拖沓,学生参与活动的面与时间少,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开展更新课堂教学
- 大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这次编辑此栏目,意在让更多的中国人有机会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了解儒学文化,以使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发扬
- 《百家姓.皇甫》文言文的历史来源历史来源1、出自西周,以官名为氏。西周太师(高级武官)皇甫的后代以“皇甫”为姓,称皇甫氏。2、出自子姓,是春
- 篁村题壁记袁枚壬申,余游北,见良乡题壁诗,风格清美,末署“篁村”二字,心钦迟之,不知何许人,和韵墨其后。忽忽十余稔,两诗俱忘。丙戌秋,扬州太
- 郑鼎,泽州阳城人。幼孤,能自立,读书晓大义,不妄言笑。既长,勇力过人,尤善骑射。初为泽、辽千户。岁甲午,从塔海绀不征蜀,攻二里散关,屡立战功
- 《挺经》文言文全文导语:《挺经》又称为“内圣外王之法”,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总结出的十八条心法,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挺经》文言文翻译
- 高考文言文复习如何突破作为一个现代人,即使知道古代的语言很简练,古代的一些诗词很美很有意境,古代衣服服饰很漂亮。然而作为欣赏不得不说它很赏心
-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吏,守剡长。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主簿谏曰:“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齐闻大怒,立
- 阅读下面文言文并回答问题阅读文言文,回答10—13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