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07 00:22:03 

标签:

寡人之于国也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无失其时()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今义:泛指河流古义:______________
2. 弃甲曳兵而走今义:行走 古义:______________
3. 请以战喻
今义: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古义:______________
4.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今义:经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古义:______________
5.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今义:保养身体 古义:______________
6. 王无罪岁今义:没有犯罪 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直
直不百步耳()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理直气壮()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上载公子上坐()
2. 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百发百中()
发闾左適戍渔阳()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 以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斧斤以时入山林()
4.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填然鼓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树之以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谨庠序之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王无罪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然而不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申之以孝悌之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非我也,岁也。()
参考答案
一、1. “无”通“毋”;2. “无”通“毋”;3. “颁”通“斑”;4. “涂”通“途”。
二、1. 专指黄河;2. 跑,文中指逃跑;3. 有“请允许我”的意思;4. “可”是“可以”的意思,“以”是“凭借”的意思;5. 供养活着的人;6. 不要归咎。
三、1. 只是、不过/与“曲”相对/公正的,正义的/同“值”,价值、价钱/径直;2. 打开粮仓/发射/征发/花开;3. 介词,把/介词,凭/介词,按;4. 比/对/在/向/被。
四、1. 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
2. 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3.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4. 谨,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认真从事;
5. 罪,名词用作动词,归咎、归罪;
6. 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7. 生、死,动词用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五、1. 状语后置句如果大王您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您的民众比邻国多了。
2. 状语后置句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3. 宾语前置句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情。
4. 判断句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原文: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
  • 鼓楼山游记文言文——致泸州鼓楼山鼓楼山者,朝暮思也。幸一朝登峰,阅景,心乐之,故作此文。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乘舟渡湖,名曰丰乐。当地人曰,仙
  • 卢文伟,字休族,范阳涿人也。为北州冠族。父敞,出后伯假。文伟少孤,有志尚,颇涉经史,笃于交游,少为乡闾所敬。州辟主簿。年三十八,始举秀才。除
  • 《元史·刘好礼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刘好礼,字敬之,汴梁祥符人。父仲泽,金大理评事,遥授同知许州,徙家保定之完州。好礼幼有志,知读书,通
  • 文言文旧唐书.罗艺罗艺字子延,本是襄阳人。寄居在京兆的云阳。父亲名叫罗荣,曾做过隋朝的监门将军。罗艺生性凶暴狡黠,倔强固执,不讲仁义,在攻伐
  • 泰山赋登山记文言文《泰山赋》孙述考吾曾携侣登泰山,飞云阁处院相连。西为红门宫,东为弥勒院。斗母临溪建,古称龙泉观。人在斗母望天门,遥不可及天
  • 华歆和王郎文言文翻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言文更是多不胜数。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华歆和王郎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帮助。原文华歆、王朗俱
  • 宋史原文: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其先居江州,旌表义门。嘉奉二年,举进士。调莆田尉,会守令阙,台阃委以县事。时岁凶,部卒并饥民作乱,仲微立
  • 明史原文:严清,字公直,云南后卫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富顺知县。公廉恤民,治声大起。忧归,补邯郸。入为工部主事,历郎中。董作京师外城,修九
  • 串讲是一种过时的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法我们先讨论一下什么是串讲。串讲,在如今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很多变种:1、老师把所有教学内容都梳理好,按照课
  • 于休烈文言文翻译导语:于休烈,河南人。高祖于志宁,贞观年间任左仆射,为十八学士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于休烈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
  • 原君 黄宗羲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
  • 七年级文言文理解型默写训练初一文言文理解型默写训练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伤寒论·辨不可吐》文言文(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何谓太阳经症.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有虚邪实邪之辨.脉缓.自汗恶风.为虚邪.
  • 裴松之【原文】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
  • 顺民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心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
  • 赵上交,涿州范阳人。本名远,字上交,避汉祖讳,遂以字称。上交身长七尺,黑色,美风仪,善谈论,素刚正,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后唐同光中,尝诣中
  • 杨尚希,弘农人也。尚希龆龀而孤。年十一,辞母请受业长安。范阳卢辩见而异之,令入太学,专精不倦,同辈皆共推服。宣帝时,令尚希抚慰山东、河北,至
  • 《百家姓·空》文言文历史来源及家族名人历史来源1、出自为空桑氏所改而来。空桑,是一个古代地名,地址在今天的河南开封陈留镇南部。商朝的时候有大
  • 高中作文的文言文素材1、《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一位老人,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何故?没有超人的胆量,没有丰富的常识,没有非凡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