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伦,节度使光乘之子”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1-10 17:32:57
韦伦,节度使光乘之子。少以荫累授蓝田县尉。以吏事勤恪,杨国忠署.为铸钱内作使判官。国忠恃权宠,又邀名称,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农夫既非本色工匠,被抑令就役,多遭篓罚,人不聊生。伦白国忠曰:“铸钱须得本色人,今抑百姓农人为之,尤费力无功,人且兴谤。请厚悬市估价,募工晓者为之。”由是役使减少,而益铸钱之数。天宝末,宫内土木之功无虚日,内作人吏因缘为奸,伦乃躬亲阅视,省费减倍。
会安禄山反,车驾幸蜀,拜伦监察御史。时内官禁军相次到蜀,所在侵暴,号为难理;伦清俭率身以化之,蜀川咸赖其理。襄州康楚元、张嘉延聚众为叛,凶党万余人,自称东楚义王。襄州刺吏王政弃城遁走。嘉延又南袭破江陵,汉、沔馈运阻绝,朝廷旰食。伦乃调发兵甲驻邓州界,凶党有来降者,必厚加接待。数日后,楚元众颇怠,伦进军击之。生擒楚元以献,余众悉走散,收钱物仅二百万贯,并不失坠。
乾元三年,以伦为襄州刺史、十州节度使。时李辅国秉权用事,节将除拜,皆出其门。伦既为朝廷公用,又不私谒辅国。伦受命未行,改.秦州刺史。时吐蕃、党项岁岁入寇,边将奔命不暇。伦至秦州,屡与虏战。
德宗即位,选堪使绝域者,征.伦拜太常少卿兼御史中丞,持节充通和吐蕃使。伦至蕃中,初宣谕皇恩,次述国威德远振,蕃人大悦。使还,迁.太常卿、兼御史大夫。再入吐蕃奉使称旨西蕃敬服朝廷得失数上疏言之为宰相卢杞所恶改太子少保。泾师之乱,驾幸奉天。及卢杞等贬官,伦于朝堂呜咽而言曰:“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闻者敬惮之。 伦居家孝友,抚弟侄以慈爱称。贞元十四年十二月卒,时年八十三。
(选自《旧唐书·韦伦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再入吐蕃/奉使称旨西蕃/敬服朝廷/得失数上疏言之/为宰相卢杞所恶/改太子少保
B.再入吐蕃奉使/称旨西蕃/敬服朝廷/得失数上疏言之/为宰相/卢杞所恶/改太子少保
C.再入吐蕃/奉使称旨/西蕃敬服/朝廷得失/数上疏言之/为宰相卢杞所恶/改太子少保
D.再入吐蕃奉使/称旨西蕃敬服/朝廷得失数/上疏言之/为宰相卢杞所恶/改太子少保
11.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时期不完全相同。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B.“署”、“除”、“拜”、“征”都有授予官职之意,“改”、“迁”皆有调整官职之意。
C.“持节”是手持符节的意思,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时,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D.“宣谕”有宣布命令、晓谕之意。宋代设宣谕使,掌考察地方政治,按察官吏,招抚起事者,宣谕朝廷关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韦伦正直敢言。杨国忠大量征用民工铸钱,搞得民不聊生,韦伦对杨国忠表达反对之意,并提出合理建议。
B.韦伦平叛有功。襄州叛乱时刺史王政弃城逃走,嘉延南袭,朝廷被困,韦伦调兵遣将,优待投诚敌人,最终抓获匪首。
C.韦伦不阿谀权贵。李辅国掌权时,韦伦没有私下去拜见,李辅国就设法阻扰朝廷任命,最后韦伦被改任秦州刺史。
D.韦伦出使吐蕃有功。韦伦初次出使,晓示皇恩,宣扬国威,吐蕃人大喜;再次出使,符合皇帝旨意,吐蕃人敬服。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宫内土木之功无虚日,内作人吏因缘为奸,伦乃躬亲阅视,省费减倍。(5分)
(2) 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 (5分)
参考答案
10.C (再入吐蕃,奉使称旨,西蕃敬服。朝廷得失,数上疏言之:为宰相卢杞所恶,改太子少保。)
11.B “署”是代理、暂任之意。
12. C “李辅国就设法阻扰朝廷任命”文中无此意。
13.(1)宫内大兴土木的事情没有消停的日子,内部做事的人员官吏趁机为非作歹,韦伦就亲自视察,减省了一倍的费用。(土木之功,虚日,因,躬,省,各1分,共5分)
(2)宰相不能辅佐协调开导丰富君王,使天下竟然到了这个地步。还让他担任尚书,天下凭什么能得到治理?(弼谐启沃2分,一,何由,致理,各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韦伦,节度使韦光乘的儿子。年轻时因为庇荫历任蓝田县尉。因为他对官吏事务勤恳恭谨,杨国忠委任他为铸钱内作使判官。杨国忠依仗权势宠幸,又谋取名声,大量征用各州县农夫让他们铸钱。农夫既不是本行工匠,又被强迫服役,很多人遭受捶打处罚,民不聊生。韦伦告诉杨国忠说:“铸钱必须依靠本行业的人,现在强迫百姓农夫来铸造它,尤其浪费人力,没有功效,人们还会发起指责。希望优厚悬赏进行买卖估价,招募通晓铸钱的工匠做这件事。”因此服役的人减少,却增加了铸钱的数量。天宝末年,宫内大兴土木连日不断,宫内做事的人员官吏趁机为非作歹,韦伦就亲自视察,减省一倍费用。
正赶上安禄山zao6*反,皇帝到达蜀地,授予韦伦监察御史。当时宦官禁军相继到达蜀地,到处can6*暴掠夺,被视为难以治理;韦伦清廉俭朴以身作则来感化他们,蜀川之地全依靠他的治理。襄州康楚元、张嘉延聚众叛乱,e6*党一万多人,自称东楚义王。襄州刺史王政弃城逃走。张嘉延又向南袭击攻破江陵,汉、沔之地的运输被阻隔,朝廷粮食紧缺。韦伦就调发军队驻扎邓州地界,e6*党有来投降的,一定优厚加以接待。几天后,康楚元部下十分疲惫,韦伦进军攻打他们。活捉康楚元来献给朝廷,剩余的部下都逃散了,获取钱物将近二百万贯,并且没有遗失。
乾元三年,朝廷把韦伦任命为襄州刺史、十州节度使。当时李辅国掌权行事,节将的任免,都出自他的门下。韦伦既被朝廷因公任用,又不私下拜见李辅国。韦伦接受任命还没有出发,就被改任秦州刺史。当时吐蕃、党项人年年入侵,驻守边境的将领疲于应对防守。韦伦到达秦州,多次和胡人交战。
德宗登皇位,选拔能够出使边远地区的人,征召韦伦授予太常少卿兼御史中丞,持节符出任通和吐蕃使臣。韦伦到达吐蕃,先晓示皇恩,接着陈述国家威德远振,吐蕃人很高兴。韦伦出使回来,升任太常卿、兼御史大夫。韦伦第二次进入吐蕃,奉使符合皇帝的旨意,西蕃敬佩服从。对朝廷的得失,韦伦多次上疏谈论。被宰相卢杞所憎恶,朝廷改任韦伦做太子少保。泾原的军队叛乱,皇帝到了奉天。等到卢杞等人被贬官,韦伦在朝堂上呜咽着说:“宰相不能辅佐协调竭诚开导君王,使天下竟然到了这个地步。还让他担任尚书,天下怎么能得到治理?”听到的人敬畏他。
韦伦在家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抚养弟弟侄儿因为慈爱被称道。贞元十四年十二月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
-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宋•王安石三司副使不书前人名姓。嘉祐五年,尚书户部员外郎吕君冲之,始稽之众史,而自李纮已上至查道得其名,自杨偕已上得其官,
- 韩非子原文:①宋人有酤①酒者,升概②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③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
-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
- 元好问原文: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 文言文教学中迁移能力的培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无疑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极为灿烂的一个组成部分。优秀的文学遗产凝聚了古人的智慧
- 王羲之画扇文言文翻译王羲之的画扇你有没有读过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欢迎借鉴!原文: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
- 记 盗杨衡选南城萧明彝先生,家世为显官,厚其赀,庾于田。时当秋获,挈其爱妾,刈于乡之别墅。有少年三人,自屋而下,启其户,连进十数辈
-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试题及答案课外文言文阅读遇①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②。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③。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
-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中考必考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必考翻译,这是考生最为头疼的一个题目。满篇的“之乎者也”,实在不知道如何理解?别担心,
- 岳阳楼记原文及释义《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对于他的
- 作者EMAIL:wzmjydn@163.com《苦斋记》原文和译文(修正版)原文: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
- 柳宗元《箕子碑》【原文】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当
-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
-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答案1、 风烟俱净 俱:全,都2、 从流飘荡 从:随着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
- 文言文阅读题之鸿门宴节选鸿门宴节选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
- 《张溥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张溥,字天如,太呛人。伯父辅之,南京工部尚书。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己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
- 文言文解题技巧文言文解题技巧大全——陆 波一.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解密文言文阅读中有一个考点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是对考生分析、
- 宋史原文:余玠,字义夫,蕲州人。以功补进义副尉,寻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