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袁燮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袁燮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20 19:05:47 

标签:

袁燮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人。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入太学,登进士第,调江阴尉。
浙西大饥,常平使罗点属任振恤。燮命每保画一图,田畴、山水、道路悉载之,而以居民分布其间,凡名数、治业悉书之。合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征发、争讼、追胥,披图可立决,以此为荒政首。除沿海制属。连丁家艰,宁宗即位,以太学正召。时朱熹诸儒相次去国,丞相赵汝愚罢,燮亦以论去,自是dang6*禁兴矣。
嘉定初,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因对,言:“陛下即位之初,委任贤相,正士鳞集,而窃威权者从旁睨之。彭龟年逆知其必乱天下,显言其奸,龟年以罪去,而权臣遂根据,几危社稷。陛下追思龟年,盖尝临朝太息曰:‘斯人犹在,必大用之。’固已深知龟年之忠矣。今正人端士不乏,愿陛下常存此心,急闻剀切,崇奖朴直,一龟年虽没,众龟年继进,天下何忧不治。”“臣昨劝陛下勤于好问,而圣训有曰:‘问则明。’臣退与朝士言之,莫不称善。而侧听十旬,陛下之端拱渊默犹昔也,臣窃惑焉。夫既知如是而明,则当知反是而闇。明则辉光旁烛,无所不通;闇则是非得失,懵然不辨矣。”
迁国子司业、秘书少监,进祭酒、秘书监。延见诸生,必迪以反躬切己,忠信笃实,是为道本。闻者悚然有得,士气益振。兼崇政殿说书,除礼部侍郎兼侍读。时史弥远主和,燮争益力,台论劾燮,罢之,以宝文阁待制提举鸿庆宫。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奉祠以卒。   (节选自《宋史·袁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
B.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
C.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
D.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宋代太学为最高学府,而且学制比较完善。
B.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按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C.迁,是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迁调”“迁转”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官,“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职。
D.社稷,这里借代“国家”。古代君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袁燮才能出众,不辱使命。浙西闹饥荒,他受常平使罗点的差遣,前往抚恤百姓。抚恤方法得当,做事高效,救荒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
B.袁燮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他曾连续遭遇父母丧事,回家守孝;在任太学职位时,又因朱熹、赵汝愚等人相继遭贬,受dang6*禁牵连,被迫离职。
C.袁燮深明政道,循循善谏。他借皇帝后悔贬谪正直敢言的彭龟年的旧事,劝谏国君要听取切实的言论,嘉奖朴实正直的行为,以广纳贤才。
D.袁燮爱国敢言,孤掌难鸣。他在任礼部侍郎兼侍读的时候,史弥远主张和敌兵讲和,袁燮坚决反对,但后来因御史台上奏弹劾,被罢免了官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即位之初,委任贤相,正士鳞集,而窃威权者从旁睨之。(5分)
(2)时史弥远主和,燮争益力,台论劾燮,罢之。(5分)
参考答案
10.C(断句为: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乳媪”为主语,是第一个判断点;“然少长”转折的意味突兀)
11.B(科举的几个级别顺序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12.B(强加因果)
13.(1)陛下刚继承皇位时,委任贤能的宰相,正直之士云集,窃取权威的人却在旁斜眼相视。(即位、窃、鳞集、睨各1分,句意1分)
(2)当时史弥远主张议和,袁燮争论更加激烈,御史台上奏弹劾袁燮,罢免了他。(争、力、劾、罢,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袁燮,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人。天生正直纯粹敦厚沉静,乳母放一盘水在他面前,整天就把玩凝视,夜间睡觉也像(白天)醒着时一样(安静)。稍稍年长些,读东都《党锢传》,感慨地用名节要求自己。进入太学,进士及第,调任江阴尉。
浙西发生大饥荒,常平使罗点让他负责救济。袁燮命令每保画一张图,田地、山水、道路都记在上面,又把居民分布在其中,户籍、产业也都写上。合并保成为都,合并都成为乡,合并乡为成为县,赋税兵役、争斗诉讼、侦捕盗贼,按照它可以马上解决,因此救荒工作做得最好。任沿海制属。接连为父母服丧,宁宗继皇帝位,用太学职位征召。当时朱熹等儒者相继离开京城,丞相赵汝愚罢官,袁燮也因为言论离职,从此dang6*禁兴起了。
嘉定初年,召任都官郎官,迁任司封。在奏对时,说:“陛下刚继承皇位时,委任贤能的宰相,正直之士云集,窃取权威的人却在旁斜眼相视。彭龟年预料他必定使天下太乱,明白指出他的奸诈,彭龟年却因此获罪遭贬,权臣于是扎根并勾结,几乎危害社稷。陛下追想彭龟年,好像曾在上朝时叹息说:‘这个人还在的话,一定重用他’。本来已经深知彭龟年的忠心了。而今正直的人士并不缺乏,希望陛下常存这种心思,尽快听取切实的言论,嘉奖朴实正直的行为,一个彭龟年虽去了,许多彭龟年会接着进用,天下何愁治理不好。”“我前日劝陛下勤于询问,而且圣训说过‘问则明’,我退下后与朝廷官员们说了这话,没有不称好的。但侧耳倾听(指十分关注)十旬,陛下还像原来一样默然无语,我私下里感到疑惑。既然知道像这样会明白,就应当知道不这样就不明白。明白就会光辉广照,无所不通;不明白就会稀里糊涂辨不清楚是非得失了。”
迁任子司业、秘书少监,升任祭酒、秘书监。接见生员时,必定教导他们要反省律己,忠诚守信,敦厚踏实,这是道的根本。听的人敬畏而有收获,士气更加振奋。兼任崇政殿说书,授任礼部侍郎兼侍读。当时史弥远主张议和,袁燮争论更加激烈,御史台上奏弹劾袁燮,罢免了他,以宝文阁待制提举鸿庆宫。后又起用为温州知州,进官直学士,领奉祠职去世。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外文言文练习之万木图《万木图》序 (明)杨士奇《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
  • 杨修之死原文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①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
  • 高中文言文作文高中文言文作文怎么写?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高中文言文作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高中文言文作文1余读《左传》
  •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辨析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
  • 晋书原文:阎鼎,字台臣,天水人也。初为太傅东海王越参军,转卷令,行豫州刺史事,屯许昌。遭母丧,乃于密县间鸠聚西州流人数千,欲还乡里。值京师失
  • 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 * 乎!”文子曰:“吾亦
  •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的翻译:《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
  • 如何区别高中文言文中“乃”字的用法高中文言文里的“乃”字可以作副词、代词、连词用,不同词性翻译时意思不同。下面这里了乃作为副词的4种用法,作
  • 改进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在语言交际应用层面
  • 对文言文师说的分析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大全【小学二年级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赠刘景文 苏轼荷尽已无擎
  • 巢谷传文言文的翻译巢谷传是苏辙所写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
  • 燕喜亭记韩愈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
  •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论语》,略通大义。初元中,举直言,迁虢令,复为护羌将 * 校尉,护送军粮委输。而羌人反,
  • 文言文名家名句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文言文名家名句,欢迎查看。NO.1 尖酸语
  • 西华门咸安宫文言文涨赏析咸安宫位于西华门内,清内务府在宫内为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学中之优秀者而开设的官学设于此,称咸安宫官学。清雍正七年(172
  • 《百家姓.樊》文言文的历史来源《百家姓?樊》作者:佚名历史来源「樊」源出 ;一:出自子姓。据《左传》所载,商汤后裔,在殷商中期以后,形成了陶
  • 文言文《信陵君救赵论》原文信陵君救赵论(唐顺之)◇原文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①。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
  • 鹦鹉灭火翻译原文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
  • 世说新语原文:王我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为苦李。”取之信然。(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