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朱熹《牧斋记》阅读答案

朱熹《牧斋记》阅读答案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7-10 21:04:26 

标签:

牧斋记
朱熹
①余为是斋,居之三年矣。饥寒危迫之虑,未尝一日弛于其心。非有道路行李之劳,疾病之忧,则无一日不取“六经”“百氏”之文,以诵之于兹也。以其志之笃,事之勤如此,宜其智益加明,业益加进,而不知智益昏,而业益堕也。以是自咎,故尝间而思之。
②夫挟其饥寒危迫之虑,以从事于圣人之门,而又杂之以道路行李之劳,疾病之忧。有事物之累,无优游之乐。其于理之精微,索之有不得尽。其事之是非,古今之成败兴废之故,考之有不得其详矣。况古人之学,所以渐涵而持养之者,因未尝得施诸其心,而措施其躬也。
③如此,则凡所为,早夜孜孜,以冀事业之成,而诏道德之进者,亦可谓妄矣。然古之君子,一箪食瓢饮,而处之泰然,未尝有戚戚乎其心,而汲汲于其言者,彼其穷于当世,有甚于众矣。而有以自得于己者如此,必期所以用心者,或异于予矣。
④孔子曰:“贫而乐。”又曰:“古之学者为己。”其然也。岂以饥寒者动其志,岂以挟策读书者,而谓之学哉。予方务此,以自达于圣人也。因述其所以,而书其辞于壁以为记。
22.概括第①段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对第②段划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圣人之门”指儒学孔门,表达恭敬之意。
B.“圣人”指颜渊,与第③段的例子相呼应。
C.作者认为尘俗繁务忧劳,没有悠游之乐,表现厌烦之情。
D.作者贫寒、忧虑,并且事务、疾病缠身,故无故无悠游之乐。
24.第③段举颜渊为例,对其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以圣人经典形象为例,具体典型,很有说服力。
B.圣人内心宁静执着,故处于贫困而不悲戚不急躁。
C.圣人不因贫寒而移志,快乐读书,值得仰慕追随。
D.与自己作比,以揭示圣人之道超凡脱俗、玄妙高远
25.作者作此记并书于壁,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概括作者的修身理念。(用自己的话作答)(4分)
2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其志之笃,事之勤如此,宜其智益加明,业益力进,而不知智益昏,而业益堕也。(5分)
(2)岂以饥寒者动其志,岂以挟策读书者,而谓之学哉。(5分)
参考答案
22.(2分)作者自述多年笃志于学却智益昏、业益堕,因此自责并思索缘由。
23.(3分)A
24.(2分)D
25.(2分)表明自己坚守困境、快乐读书、修身养性,力求达到圣人境界的志向1分,书于壁以时时自勉1分。
26.(4分)内心不受世俗繁务忧劳的侵扰1分
安贫乐道1分
精研学问,快乐读书,涵养自身1分
力求达到古之圣人的境界1分
27、(1)以我这样志向坚定,勤于政事,按理应该是智慧增长,事业增进,却不知怎么的智慧昏昏,事业衰退。
(2)他们怎么能因为饥寒而改变志向,怎么能因为挟着简策读书,就自称学问家呢。
【参考译文】
我建成这个书斋,居住在这里,已经三年了。担忧饥寒,感到紧迫,没有一天在心里放松过。如果没有出巡视察,或者生病,我没有一天不手握“六经”和“诸子百家”,在书斋里高声诵读的。以我这样志向坚定,勤于政事,按理应该是智慧增长,事业增进,却不知怎么的智慧昏昏,事业衰退。所以我非常自咎,有时候常常细细思量其中的缘由。
我常常怀有担忧饥寒,感到紧迫的心理,从事于孔夫子传下来的教育事业,可是有时侯又夹杂着出巡视察,偶尔还患病待在家中,有尘世俗事的拖累,缺乏悠闲悠游的快乐,因而对客观事理的精微之处,不能寻觅出其中的深理。对人事的是是非非,对古今的成败兴废的原因,细细查考也不能得出中肯的结论。何况古人的学问,之所以渐渐地涵养并持之以恒,是因为没有能在心里实施出来,而亲身实践罢了。
这样,凡是要作什么,就早晚孜孜以求,以希望事业有所成就,并希望道德上能够有所增进的。可以说是很虚妄的。可是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一箪饭食,一瓢清水,泰然处之,从来不会心里伤悲,也不会在言语上喋喋不休,是因为他们在当时非常不畅达,比其他的人更甚。而又因为自己心里有所得,就一定期望能够尽心尽力行事,这点或者和我不太一样。
孔子说:“贫穷,但快乐。”又说:“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这是很对的。他们怎么能因为饥寒而改变志向,怎么能因为挟着简策读书,就自称学问家呢。我现在正修身养性,力求达到圣人的境界。所以叙述其中的缘由,并将这篇短文题写在墙壁上。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初中语文第二册文言文中的成语·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 文言文字词为的用法文言文中,“为”的用法大致有四类。第一类,动词1 读音:wéi。做,干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是
  • 文言文《前出师表》原文及赏析《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前出师表》原
  • 纪冒学射文言文翻译《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通过这
  • 曹衍东原文:维扬汪本,以手谈①自诩。尝游于京洛缙绅间,曾见赏于吴桥某大司马,因称“棋汪”。由是一枰之上,方罫之间,闻汪生之风者,可以不战而先
  • 高中文言文常见句式之判断句引导语:高中学文言文时要看懂文言文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判断及,那么应该怎样学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
  •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梳理一、文言文字词。1、通假字(例)肇锡余以嘉名(同“赐”)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
  • 梁书原文:徐摛,字士秀,东海郯人也。摛幼而好学,及长,遍览经史。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起家太学博士,迁左卫司马。会晋安王纲出戍石头,梁武帝
  • 《百家姓雷》文言文历史来源「雷」源出 ;一 ; 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与《古今姓氏书辨正》所载,古诸侯国有方雷氏,其后分为方氏,雷氏。又
  • 左辅,字仲甫,江苏阳湖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授安徽南陵知县,调霍丘。勤政爱民,坐催科不力免官,嘉庆四年,复之,补合肥,复以缉私役为盐贩殴毙
  • 扬江陵府曲江楼记文言文阅读及译文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乃凿门通道,以临白河,且为楼观以表其上
  • 戴渊投剑文言文翻译《戴渊投剑》通过戴渊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的故事,说明犯了错误的人,只要能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
  • 太宗立晋王为太子十七年夏(贞观),四月,庚辰朔,承基上变,告太子谋反。敕鞫之,反形已具。上谓侍臣:“将何以处承乾?”群臣莫敢对,通事舍人来济
  • 归有光原文:孝子钺(yuè),字汝威。早丧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母常喋 喋罪过鉞,父提孝子,(后妻)辄索大杖与之,曰
  • 《秦废封建》原文及翻译导语: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秦废封建》原文及翻
  • 文言文阅读理解《旧五代史·列传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10题。王瑜,其先范阳人也.父钦祚,仕至殿中监,出为义州刺史。瑜性凶狡,然
  • 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清)曾国藩今天下郡县牧民之吏,大抵以刑强齐之耳。任蚩蚩者自为啄息喜怒,一不顾问。至其犯法,小者桎梏,大者弃市,豪强者
  • 《百家姓.徐》文言文的历史来源《百家姓?徐》作者:佚名历史来源「徐」源出 ;一:以国为氏。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为东夷之一。夏代至周代,分布
  •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清] 刘大櫆许君讳曾裕,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莆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
  • 管晏列传文言文翻译《管晏列传》选自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卷六十二、列传第二,是春秋中后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以下是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