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茂字叔暢,冯翊池阳人也,世为著姓”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14 09:30:00
吉茂字叔暢,冯翊池阳人也,世为著姓。好书,不耻恶衣恶食,而耻一物之不知。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转为武德侯庶子。二十二年,坐其宗人吉本等起事被收。先是科禁内学及兵书,而茂皆有,匿不送官。及其被收,不知当坐本等,顾谓其左右曰:“我坐书也。”会钟相国证茂、本服第已绝,故得不坐。后以茂为武陵太守,不之官。转酂相,以国省,拜议郎。景初中病亡。自茂修行,从少至长,冬则被裘,夏则短褐,行则步涉,食则茨藿,臣役妻子,室如悬磬。其或馈遗,一不肯受。虽不以此高人,亦心疾不义而贵且富者。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冯翊郡移嘉为中正。嘉叙茂虽在上第,而状甚下,云:“德优能少。”茂愠曰:“痛乎,我效汝父子冠帻劫人邪!”初,茂同产兄黄,以十二年中从公府掾为长陵令。是时科禁长吏擅去官,而黄闻司徒赵温薨,自以为故吏,违科奔丧,为司隶钟繇所收,遂伏法。茂时为白衣,始有清名於三辅,以为兄坐追义而死,怨怒不肯哭。至岁终,繇举茂。议者以为茂必不就,及举既到而茂就之,故时人或以茂为畏繇,或以茂为髦士也。
(选自《三国志•吉茂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
B.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
C.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
D.建安初/关中始平茂与扶风苏则/共入武功南山隐处/精思数岁/州举茂才/除临汾令/居官清静/吏民不忍欺/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茂才,即秀才,汉代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明清时代科举考中的秀才有时也沿用此名,也可以解释为优秀的人才。
B.庶子,官名,掌管诸侯、卿大夫的庶子教育事务,晋以后为太子官属。也指妾生的儿子或者正妻所生的长子以外的儿子。
C.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从中央官员中选举产生。
D.辅,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辅,汉景帝、汉武帝时,京畿官左内史、右内史、主爵都尉共同治理长安,所辖地区就是三辅。
6.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吉茂,出身名门望族,喜欢读书,曾私藏有内学及兵书,他将这些违反当时条律禁令的书藏匿起来,没有交官。
B.吉茂很注意修身养性。他一生修行,吃穿粗陋不讲究,行则徒步无所谓,对妻儿尽心照顾,有人赠送财物一律不收,也非常痛恨那些不义之士。
C.吉茂为官清净,无为而治。他操行纯洁,没有污点,不忍心去欺负吏民百姓,却被当时学识渊博的王嘉认为是“德优能少”。
D.吉茂识时务,同母所生的哥哥吉黄被钟繇杀了,他为此很愤怒。等到自己被钟繇举荐时,他仍然赴任并因此留下了争议。有人说他怕钟繇,有人说他是俊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其被收,不知当坐本等,顾谓其左右曰:“我坐书也。”(5分)
(2)自以为故吏,违科奔丧,为司隶锺繇所收,遂伏法。(5分)
参考答案
4.A
5.C “从中央官员中选举产生”错,从原文“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可看出应是“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
6.C 对“通人”的理解有误,“通人”这里指推举贤达的人,不是学识渊博的意思。
7.(1)等到吉茂被逮捕,他还不知道自己是因吉本等起事(连坐而被)判罪的,回头对他身边伺候的人说:“我是因书而犯罪的。”
(2)吉黄自认为是旧时的属吏,便违反条律去奔丧,被司隶钟繇逮捕,于是被执行死刑。
解析(1)译出大意给2分,“收”“当”“坐”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译出大意给2分,“故吏”“科”“伏法”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吉茂,字叔畅,是冯翊池阳人,世代为有声望的名门望族。他喜欢读书,不以吃穿不好为耻,而对不了解某一物感到羞耻。建安初年,关中一带刚平定,吉茂与扶风郡苏则一起入武功南山,潜居在那里精心思虑数年。吉茂被(州里的人)推举为秀才,任命为临汾令。他做官清简,不忍心欺负下级官员和老百姓。后来调任做武德侯庶子。建安二十二年,他的族人吉本等倡议起兵,他也因此受到牵连被逮捕。在此之前,条律禁令规定家内不得有谶纬之学和兵书,而吉茂却都有,他把它们藏匿起来没有交官。等到吉茂被逮捕,他还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吉本等起事(连坐而被)判罪的,回头对他身边伺候的人说:“我是因书而犯罪的。”适逢钟繇丞相证明吉茂、吉本服制已断,才不用连坐。后来吉茂被任命作武陵太守,他没有到任。后来调任作酂相,因为国家精简机构,被授予议郎官职。景初年间病亡。吉茂修养德行以来,他从小到大,冬天穿粗衣,夏天穿短褐,走路步行,吃野菜饭,对妻儿像臣子一样恭敬,家徒四壁。有人赠送财物,他一律不收。虽不认为这样做高人一等,但也非常痛恨那些不义并且富贵的人。早些时候国家开始建立九品制,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中正官,从公卿以下到郎吏,排次序等级,选那些有功德有才能有品行的人担任。吉茂同乡护羌校尉王琰,之前几次为郡守,被尊称为清白。王琰的儿子王嘉在各诸县做官,也再次做推荐贤达之人的官员,王嘉那时还为散骑郎,冯翊郡任命王嘉为中正。王嘉陈述吉茂虽然在上等,但状态却低下,说:“品德优,才能少。”吉茂生气道:“悲痛啊,我效仿你们父子,而你们却衣冠逼人啊!”当初,吉茂的同胞哥哥吉黄,在建安十二年中从公府掾为长陵令。当时条律禁止长吏擅自离官,而吉黄听说司徒赵温死了,自认为是旧时的属吏,便违反条律去奔丧,被司隶钟繇逮捕,于是被执行死刑。吉茂当时为小官吏,并开始在三辅有清名,认为兄长因追求义气而死,所以怨恨愤怒不肯哭。等那年岁末,钟繇推举吉茂。议论者都认为吉茂一定不去就任,等到推举期限到了的时候,吉茂赴任了。所以时人有的认为吉茂怕钟繇,有的认为吉茂是俊杰。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百家姓牛》文言文《百家姓:牛》作者:佚名历史来源1、出自子姓,是商朝开国帝王汤的.后裔。始祖为宋微子启。周朝建立以后,封商朝皇族微启于宋地
- 引婴投江文言文翻译《引婴投江》作者为吕不韦和他的三千门客,这寓意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失败。讽刺那些强迫他
- 小学文言文《精卫填海》原文及翻译精卫填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文言文《精卫填海》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
- 清史稿原文:甘文焜,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善骑射,喜读书,尤慕古忠孝事。以官学生授兵部笔帖式①,累迁礼部启心郎,屡奉使称旨。康熙初,授大理寺
- 《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但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着重写曹刿的“论战”,凡是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枝节就尽量
- 梁书原文:萧昱字子真,景第四弟也。天监初,除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洗马、中书舍人、中书侍郎。每求自试,高祖以为淮南、永嘉、襄阳郡,并不就。志
- 中考文言文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
- 永某氏之鼠柳宗元原文:永①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③,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④庖厨,悉以姿鼠,不问
- 课内文言文阅读题练习阅读两段文字,回答问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 孙期传文言文翻译孙期,字仲彧,东汉末年济阴成武人。孙期少年时就研习《京氏易》及《古文尚书》,是一位博学的名士。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孙期传
- 晏子春秋原文: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
- 僧寺夜读文言文阅读及译文僧寺夜读【原文】王冕者,诸暨(1)人。七八岁时,父命牧(2)牛陇上,窃(3)入学舍,听诸(4)生诵书;听已,辄(5)
- 战国策原文: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①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
- 万贞文先生传[清]全祖望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
- 冯梦龙补《西楼记》袁韫玉①《西楼记》初成,往就正于冯犹龙②。冯览毕置案头不致可否。袁惘然不测所以而别。时冯方绝粮,室人以告。冯曰:“无忧,袁
- 武平一,名甄,以字行。博学,通《春秋》,工文辞。武后时,畏祸不敢与事,隐嵩山修浮图法,屡诏不应。中宗复位,平一居母丧,迫召为起居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升文言文的方法语文中文言文一直是考试的必考项目,其中各种词性看似复杂多变,实际都是有规可循。本次答疑过程中老师重点回答了如
- 《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原文
- 《太原王传》选文言文阅读答案分析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
- 文言文阅读练习狸猩技穷狸猩技穷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猩①。狸猩,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猩无所食,饥而嗥。束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