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主谓倒装句

高中文言文主谓倒装句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11 18:56:19 

标签:

中文言文主谓倒装句

高中文言文主谓倒装句有哪些呢?我们一同来看看吧!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高中文言文主谓倒装句

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

A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A主谓倒装。

1、渺渺兮予怀。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赤壁赋》)

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

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

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

4、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

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

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

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

8、沛gong6*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1、及时相遣归。(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孔雀东南飞》

2、嬉戏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孔雀东南飞》

3、誓天不相负。(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孔雀东南飞》

4、好自相扶将。(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孔雀东南飞》

5、还必相迎取。(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孔雀东南飞》

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

7、君既若见录。(见录是录我的倒装)译:您既然如此惦记我。《孔雀东南飞》

8、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装)译: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鸿门宴》)

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

1、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万顷的后置定语)译:越过茫茫的江面。(《赤壁赋》)

2、客有吹洞萧者,(吹洞箫是客的后置定语)译:有吹洞箫的客人(《赤壁赋》)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知其事是宾客的后置定语)译: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荆轲刺秦王》)

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是白璧的后置定语,一双是玉斗的后置定语)译:我拿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给亚父。(《鸿门宴》)

5、群臣侍殿上者.( 侍殿上是群臣的后置定语) 译:侍立在殿上的群臣。(《荆轲刺秦王》)

6、金千斤,邑万家。(千斤是金的后置定语,万家是邑的后置定语)译: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荆轲刺秦王》)

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语)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鸿门宴》)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应为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赤壁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赤壁赋》)

3、徘徊于斗牛之间。(应为于斗牛之间徘徊。)(《赤壁赋》)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赤壁赋》)

5、相与枕藉乎舟中。(应为相与乎舟中枕藉。)(《赤壁赋》)

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应为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游褒禅山记》)

7、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游褒禅山记》)

7、沛公军霸上。(应为沛公(于)霸上驻军)(《鸿门宴》)

8、徘徊庭树下。(应为(于)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

9、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为夫今樊将军,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

译: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荆轲刺秦王》)

10、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应为嘉为先于秦王言曰。)译: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荆轲刺秦王》)

11、燕王拜送于庭。(应为燕王于庭拜送。)译:燕王亲自在庭前拜送。(《荆轲刺秦王》)

12、见燕使者咸阳宫。(应为(于)咸阳宫见燕使者。)译:(秦王)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刺秦王》)

13、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应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译: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鸿门宴》)

14、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译:把事情全告诉了他。(《鸿门宴》)

15、长于臣。(应为于臣长。)译:比我大。(《鸿门宴》)

1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应为以沛公言具报项王。)译: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了项羽。(《鸿门宴》)

17、得复见将军于此。(应为得于此复见将军。)译: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鸿门宴》)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阅读文言文世说新语·文学并做练习阅读下文,完成 10-13 题( 12 分)郑玄在马融门下③,三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尝算浑天②不合,
  •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晋平北将军汪六世孙也。梁台建,迁恃中。时高祖纳齐东昏余妃,颇妨政事,云尝以为言,未之纳也。后与王茂同入卧内,云又谏曰
  • 聊斋志异原文: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
  •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赏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
  • 《石崇与王桤争豪》文言文阅读石崇与王桤争豪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②,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
  • 周瑄,字廷玉,阳曲人。由乡举入国学。正统中,除刑部主事,善治狱。十三年迁员外郎。明年,帝北征。郎中当扈从者多托疾,瑄请行。六师覆没,瑄被创归
  • 孙砀,字德琏,吴郡吴人也。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砀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仍从僧辩
  • 新唐书原文:杨凭,字虚受,一字嗣仁,虢州弘农人。少孤,其母训道有方。长善文辞,与弟凝、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凭重交游,
  • 为学文言文带翻译导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为学文言文
  • 陆以湘原文:太平崔默庵医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斗,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
  • 学好文言文三方法一文学好文言文三方法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高一语文学法:学好文言文三方法一、熟读成诵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
  • 与冯君书文言文腊月十八,友马小二家杀豚筵席刨猪汤而诚迓好 * 于其雅舍中,余非其 * ,然余于内。晚宴之上,引友小二之荐,余始识汝。余与汝未同席
  • 绛侯周勃世家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共20分,1-4题每题各5分,第5题8分)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 《吏道》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古者
  • 鼠作人语杨劝农春卿夜读书,有鼠出跃书几⑴上,忽投膏罐中。杨子取一方木覆⑵之,随突⑶以⑷出,环书册走不辍,作人语曰:“油着!油着!”杨笑起曰:
  • 《傅弈》文言文阅读傅弈傅弈,相州邺人也。尤晓天文历数。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及谅举兵,谓弈曰:今兹荧惑①入井,是何祥也?弈对曰:不为怪异
  • 欧阳修原文:予友苏子美①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
  • 高山流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高山流水是古代一个传说,下面是高山流水文言文翻译及阅读,欢迎参考阅读!高山流水原文伯牙子①鼓琴,其友钟子期②听之,方
  • 《老子德经第七十章》文言文翻译及评析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
  • 蔡时鼎,字台甫,漳浦人。万历二年进士。历知桐乡、元城,为治清严。征授御史。太和山提督中官田玉兼分守事,时鼎言不可,并及玉不法状。御史丁此吕以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