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性畏热文言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21 20:23:47
标签:
僻性畏热文言文翻译
僻性畏热文言文原文内容很简单,这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下面一起去欣赏僻性畏热文言文翻译吧!
原文:
一贫亲赴富亲之席,冬日无裘而服葛,恐人见笑,故意挥一扇对众宾曰:“某性畏热,虽冬月亦好取凉。”酒散,主人觉其伪,故作逢迎之意,单衾凉枕,延宿池亭之上。夜半不胜寒,乃负床芘体而走,失脚堕池中。主人环视之,惊问其故,贫亲曰:“只缘避性畏热之甚,虽冬月宿凉亭,还欲洗一水浴耳。”
——选自冯梦龙·《广笑府》
注释
1.裘:毛皮制成的衣服。
2.服:穿。
3.好:(动词)喜欢。
4.葛:夏衣。
5.故:故意。
6.延:邀请。
7.胜:能承受。
8.蔽体:遮住身体。芘,通“庇”,遮蔽。
9.负:披着。
10.逢迎:迎合。
11.虽:即使。
12.走:跑。
13.故:原因,缘故。
14.缘:因为。
15.虽:即使。
译文:
有个穷人要到有钱的`亲戚家做客。冬天没有棉袄穿,就穿一件葛布夏衣。他怕人看了之后笑他,就故意摇着扇子,对客人说:“我体质怕热,所以嘛,虽然冬天也要扇风得凉。”酒席结束,主人觉得他很假,就故意表现得很体贴,故意配合他体质怕热,就准备了单被凉席,请他在池边的凉亭睡觉。到了晚上,他实在冷得受不了,用凉席包着身体,准备溜走,没想到一失足掉进水池里。主人在池边走来走去,看着他,惊讶地问是怎么一回事。他说:“就是因为我的体质实在太怕热了,虽然冬天睡在凉亭,但还是热到忍不住要跳进池里,洗个冷水澡呢。”
启示
我们不能把面子看得很重,不要为了面子做出违心的事。
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否则最后会反受其害。
讽刺
讽刺了那些虚伪、把面子看得很重的人。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鄙、兵、病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
- 后汉书原文: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更始立,兴为长史,奉迎迁都。更始诸将皆山东人
- 学习指导:高一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指导:高一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方法一:“三多”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
- 《史记·彭越列传》文言文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
- 文言文中说丝竹吾乃谷中之翠竹,山间之绿物,藏地十余载,得破土之机,吸天地精华,日月光辉;朝闻山间鸟语,夕听清泉流水,春随殷虹花香,冬伴皑皑白
- 卖油翁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引导语: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
-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一)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
- 与王介甫第一书【宋】曾巩巩启: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
- 高考语文必考文言文虚词者的用法(一)助词。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
- 偷雷锥文言文杭州孩儿巷有万姓,甚富,高房大厦。一日雷击怪,过产妇房,受污不能上天,蹲于园中高树之顶。鸡爪尖嘴,手持一锥。人初见,不知为何物,
- 张衡传文言文的翻译导语:《张衡传》为传统名篇,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张
- 备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口诀(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
- ①梁彦光,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捡,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累迁岐州刺史
-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
- 张悌传[晋]习凿齿 张悌字巨先,寰阳人,少有名理,孙休时为屯骑校尉。
- 刘颇当机立断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客刘颇者,扬鞭而至
- 《师说》文言文原文及赏析《师说》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全文如下:【前言】《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
- 作者:liuli0925作者EMAIL:liuli0925@163.com初二第七单元文言文翻译 《桃花源记》译文东晋太元年间,(
- 文言文翻译的要诀翻译文言文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因为心里边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够说出来,嘴上能说出来不等于笔下能够写出来,它还涉及现代
- 中考的文言文积累:《论语-季氏篇》《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
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