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南歧之人文言文翻译

南歧之人文言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2-23 17:08:12 

标签:

南歧之人文言文翻译

《南歧之人》表达了一个人不能坚持自己的错误的想法,要倾听别人的想法,才能不断进步!自知之明最重要!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文言文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出处

本文言文由《两谿文集》改编。

明刘球撰。球字求乐,更字廷振,安福人。永乐辛丑进士,授礼部主事,以杨士奇荐,入侍经筵,改侍讲。后忤王振,下诏狱,为振党马顺就狱中支解死。景泰初,赠翰林学士,谥忠愍。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皆所作杂文。球殁后二十八年,其子广东布政司参政钺所编,彭时、刘定之皆为之序。当王振盛时,侯伯公卿,惴惴趋风恐后。而球以一文弱词臣,仗大义以与之抗,至死屹不少挠。沈德符《野获篇》记其见害之后,犹为厉於马顺家。《明史》亦载其事於本传。是其刚毅之

气,亘生死而不可磨灭。今观其文,乃多和平温雅,殊不类其为人。其殆义理之勇,非气质用事者欤。然味其词旨,大都光明磊落,无依阿淟涊之态,所谓君子之文也。虽残章断简,犹当宝贵。况全集裒然具存,固宜亟为采录,以风厉名教者矣。

译文

南岐处在今四川和陕西的山谷之中,那里的水甘甜但是水质很差,喝这种水的人都生了颈瘤病,所以那里的居民没有一个是不得颈瘤病的。有一个外地人来了,一群小孩子和妇女聚过来看,并嘲笑他说:“那人的脖子真奇怪啊!又细又瘦而一点也不像我们!”外地人说:“你们那脖子上高起起了东西是因为颈瘤病。你们不找好药来治你们的病,怎么反而认为我脖子奇怪呢?”

南岐人说:“我们乡里的所有人都是这样,为什么要除去呢?”

他们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会这样是因为得了病。

注释

1.瘿病:即颈瘤病,脖子肿大。

2.群小:小孩子。

3.焦:细瘦。

4.谷:谷地。

5.辄:就。

6.异哉:奇怪。

7.垒然:高起的样子。

8.善药:良药,好药。

9.反以吾颈为焦耶:认为。

10.终莫知其为病:是。

11.秦:今陕西。

12.蜀:今四川。

13.不吾类:不像我们。

14.类:像,相似。

15.终:最后。

17.聚:聚集。

18.故:原因。

19.甘:甜。

20.尔等:你们这些(人)。

21.去:除去。

22.“异哉,人之颈也!”:倒装句,应为“人之颈也,异哉!”

23.不吾类:倒装句,应为“不类吾”。

24.尔之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也:全句判断句,“尔之垒然凸出于颈者”是倒装句。

作者介绍

简介

刘元卿(1544—1609),字调甫,号旋宇,一号泸潇,江西萍乡人,明代著名教育家。他从小发奋读书,隆庆四年(1570年)在江西乡试中夺魁,后来在他人的推荐下,带着向朝廷的上书和文卷参加会试,但因“五策伤时,忏张居正”,未获取录,还险遭杀身之祸。隆庆六年(1572年)他创立复礼书院。万历二年(1574年)再次参加考试,又没有被取录,于是绝意功名,回到家乡,研究理学,收徒讲学。

万历七年(1579年)神宗诏毁书院,全国大多数书院被迫停办,而刘元卿把复礼书院改名为“五谷神祠”,仍聚众讲学如故。后来学禁解除,复礼书院又恢复原名,此后名声更大,“道日益隆,誉日益广”。复礼书院有严密的学规,且教育质量好,以致湖南、湖北等省的有志之士都不远千里来此求学,海内学者对刘元卿的学识非常钦佩,誉他为“泰山北斗”。刘元卿还创办了识仁、中道、一德等书院,至此,他与当时省内名流吴康斋、邓潜谷、章本清齐名,被人们称为江西“四君子”。

随着知名度扩大,不少官员多次上书朝廷,推荐刘元卿,称刘元卿为“负迈俗之志节,蕴济世之经纶”。皇帝非常重视,授他为“国子博士”、“阶承德郎”衔,特别下旨叫刘元卿去京城做官。但刘元卿悉心讲学,不肯去做官。后来皇帝又再次派员催他赴任,刘元卿再三推辞不掉,只好ying6*召入京。不久,即升礼部主事。在朝三年,他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封建王朝的举措,在《请举朝讲疏》、《节制贡吏疏》、《直陈御倭第一要务疏》中,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于革除弊政、安定边陲、抵御外侮都是非常有利的。可惜刘元卿的这些政治主张,得不到皇帝的采纳,于是他称病辞归,告老还乡。

“正学先生”

刘元卿人称“正学先生”,从弱冠至暮年,一生孜孜于理学。据《明儒学案》载:“先生初游青原山,闻之与人曰:青原诗书之地也,自两邹公子(邹守益的'儿子汝梅、汝先)来后,此风遂绝矣。先生契其言。两邹与之谈学,遂有愤悱之意。因而考索于先儒语录,未之有得也。”从此诱发了刘元卿从事王守仁理学研究的兴趣。他开始在当地求学,但所得不深,于是离乡背井,远游从师。他先后到浙江、湖北等地拜高人为师,经过自己努力求索,成为该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刘元卿既能吸收他人之长,又能坚持自己的见解。他以“存守本体,随事躬行”作为一生的言行准则,不信道教,也不信佛教。正如他在《小引自赞》里说的:“不礼释迦,不羡王乔,此泸潇之所以为泸潇,亦泸潇之所以止于泸潇也。”刘元卿的理学思想,在江右王门学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元卿逝世后,《明史》为他立了传,明朝名流邹元标为他撰写墓志铭,赞其“流风余韵,百世犹师”。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黄宗羲原文: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
  • 金史原文:李愈,字景韩,绛之正平人。业儒术,中正隆五年词赋进士第,调河南渑池主簿,累迁解州刺史。章宗即位,改同知济南府。明昌二年,授曹王傅。
  • 赵执信原文:原山有穴焉,处非极颠,与村墟密迩。而经路险僻,旧盖人所居也。溪谷阴黝,草树蒙密。顷岁,一狼据之。狼状丑且秽,其声甚怪,出入百兽,
  • 越巫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方孝孺的《越巫》讲述了越巫假称能驱鬼治病,到处向人夸耀,骗人并取人钱财。越巫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
  • 旧唐书原文:赵彦昭者,甘州张掖人也。父武孟,初以驰骋佃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佃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
  •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
  • 高考文言文10个易错实词摘抄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范增论》)【恨】遗憾【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
  • 北史原文: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
  • 李昭述字仲祖,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各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为刑部详覆官,累迁秘书丞。群牧制置使曹利用荐为判官,郓州牧地侵于民者凡数千顷,昭
  • 送东阳马生序的文言文翻译导语:《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
  • 战国策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战国策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战国策魏二史举非犀首于王》作者:刘向史举非犀首于王。犀首欲穷之,谓张仪曰:“请令王让先生以国
  • 《驹支不屈于晋》文言文鉴赏《驹支不屈于晋》讲的是戎子驹支以事实说话,驳倒范宣子的责难的事。《左传》除了对各国战争描述精彩之外,对一些谋臣说客
  •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
  •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歙女弟为汉中王刘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汉中。更始①败,歙劝嘉归光武,遂与
  •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内容解析一、重点词语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 南史原文:蔡廓,字子度,济阳考城人。廓博涉群书,言行以礼,起家著作佐郎。以方鲠闲素,为武帝所知。再迁太尉从事中郎,未拜,遭母忧。性至孝,三年
  • 宋礼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明永乐二年,以敏练,拜工部尚
  • 文言文《鸟说》赏析及答案文言文赏析鸟说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唁唁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
  • 明玉珍,随州人。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徐寿辉起,玉珍与里中父老团结千余人,屯青山。及寿辉称帝,使人招玉珍曰:“来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玉
  • 文言文:《君不自诈》原文及译文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臣居草泽①,不能的②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佯怒以试之,彼执理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