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孟门山文言文及翻译

孟门山文言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2-15 20:32:26 

标签:

孟门山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孟门山是出处有《水经注·河水》的散文类的郦道元著文言文,作者是郦道元。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孟门山的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孟门山

作者:郦道元

【原文】: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隥。”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译文】:

河水南面经过北屈县旧城西,西面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面四十里,是河南孟门山。《山海经》记载:孟门山,山上多金玉,山下多黄沙土和涅石。《淮南子》记载:龙门未开辟,吕梁未凿出,河水从孟门之上流出,慢慢地溢出,逆流而上,没有丘陵、高阜阻挡,称之为洪水。大禹疏通河道,称之为孟门。所以《穆天子传》记载:北登孟门,是九河的斜坡。

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实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bì 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鉴赏】:

郦道元是作山水文的大家,他的《水经注》,在对祖国山川景物的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不少篇章,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河水》中的“孟门山”一节,即是其中之一。此节主要描写了黄河经过孟门山这一地段时,两岸山峰的险峻,河水的急流汹涌。展示了祖国山河雄伟壮观的景色。全文可分二段。

第一段概括介绍孟门山。文由写水始。黄河经屈县故城西,过风山,弯弯曲曲流经八十余里,到孟门山。作者由水引山,引出之后再具体点出山的地理位置:在黄河南岸。作者这样用笔,使山有托,水有依,比孤立地介绍山给人的印象要深刻,且在文章的开始,就使水山齐出,为后文的具体描写作了铺垫。接下去写山的矿藏:“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既有极宝贵的金、玉,又有黄土和可作涂料的黑石。不言山的价值,而其价值自现,突出了山的“内在美”。然后写山的古况及名称来历:在远古洪水泛滥之时,孟门山也同其它山阜一样,被滔滔洪水淹没,它的“内在美”、“外在美”是不被人们认识的。古圣人大禹领导人民疏通河道,开凿孟门,治服洪水,孟门山才见天日,并由此得名。作者在介绍孟门山的古况及名称来历的同时,描述了洪水泛滥的可怕情景:“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表现了水的凶,为后文写水设了伏笔,但凶水终被治服,也显示了古代人民开发黄河的功绩。接下去写孟门山的风光:“北发孟门九河之隥。”北上孟门山巅,可见九曲的大河。登山远望,孟门山一带风光尽收眼底,从天而降的黄河之水,不顾路途的曲折艰难,源源不断地滚滚而来,是那么波澜壮阔、坚韧不拔。这段最后,作者又以自己的见闻,对孟门山给予介绍:“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对孟门山的具体位置、古况、名称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增强了形象感和可信度。

以上是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在这段中主要用粗线条勾勒孟门山,概括写它的风光,但它却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以下两段的具体描写,都将围绕孟门山展开。这一段的写作特点,其一是紧紧围绕孟门山着笔。作者写黄河的流经,是为了引出孟门山;写矿藏,是为了突出孟门山;写古代洪水,是为了介绍孟门山的历史、点明其名称由来。其二是借用前人的话描述孟门山。写矿藏,引《山海经》;写古况及名称来历,引《淮南子》;写风光,引《穆天子传》。作者征引前人的话来描述孟门山,说明孟门山很久以来就是名山,受到前人的重视。作者这样用笔,既把孟门山的情况介绍给了读者,同时又含前人对其认识、评价,收一箭双雕之效。

第二段写孟门两岸山势。作者先写河道宽阔:“河中漱广”。汹涌的河水把河道冲刷得很宽阔,而且还将继续冲刷下去,河道也还将继续加宽。接下去写河谷幽深:“夹岸崇深”。两岸高峰耸立,下有急流驶过,高岸急流相衬,更显河谷幽深。以上表面上写的是河宽、谷深,实际上表现的是山间广阔、山的高耸。孟门,“经始禹凿”而成,河从孟门穿过,河宽,门自阔。孟门两框,就是河的两岸,孟门一带的河岸就是山,山也就是岸。河宽,显示出两岸山峰被宽急的河水分开,遥遥相对,空间无比广阔;谷深,显示出高峻的'山峰挺拔耸立。这里门与岸、岸与山是统一的,作者不言山阔山自阔,不言山高山自高。接下去写山险:“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不仅崖岸欲倒又止,而且巨石也是似坠非坠的样子。其险也若此,又有谁不望之心寒,闻之胆战呢?这段的最后,作者以“水非石凿,而能入石”古语,揭示了孟门两岸山势奇险形成的原因,显示了水的力量,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这一段,是作者在上文总括孟门山的基础上,对孟门两岸山势的具体描写。其特点,一是层次清晰有序。作者对山势的描写,是以不同的视角来进行的。远望“河中漱广”;俯察“夹岸崇深”;仰视“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层次清晰,井然有序,这样描写出来的景,给人的感觉是全。二是动静结合。“倾崖返捍”,崖岸即倒,但又是坚实的;“巨石临危,若坠复倚”,石欲落,但又是可靠的。这样写,动中见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景,描写出来的景,给人的感觉是真。

第二段后部分写孟门一带水势。对水势的描写,作者主要从三方面着笔。一是浪急:“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孟门一带滔滔的河水浪打浪,水浪的相互撞击,溅起众多细小水珠,浮在宽广的河面上,如同云雾一般。二是写浪高:“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贔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凶猛狂怒的河水,崩起浪涛万尺,悬流一落千丈,鼓起的浪涛如万山奔腾,层层巨浪翻滚而来。如此狂涛巨浪,实属罕见。三是写流急:“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如果是乘竹筏,从孟门下龙门,其速度之快,即使是坐上四匹快马驾驶的车,也是望水莫及的。作者在此用“非驷马之追也”的否定句式,肯定了水的迅疾。

在这段里,作者对水势的描写,笔力千钧,成功地描写了河水奔腾、浊浪排空、一泻千里的景色。对水势的描写,作者除了正面直接描写之外,还运用了侧面渲染烘托的方法。“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用人的感受,渲染了水的汹涌。“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用《慎子》中的话,写出了水的流急,虽未直言水之迅猛,而迅猛之势毕现。

孟门的自然山水是雄伟的、壮丽的,再经作者生花妙笔的描绘,就更显得瑰丽无比。作者笔下的孟门山,山势高峻,峰崖峥嵘,孟门水,汹涌澎湃,骇浪翻腾,奇山异水,相得益彰。读此文,不禁使人对孟门峡奇景产生热烈向往之情,引起我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有人说“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这个评价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的阅读练习以及答案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3-17题。(19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 一屠暮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原文】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
  • 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 文言文人物传记你还记得课本中人物传记吗?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文言文人物传记 ,欢迎借鉴!(一)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刘备的奔公孙瓚
  • 三国志原文:邢颙字子昂,河间鄚人也。举孝廉,司徒辟,皆不就。易姓字,适右北平,从田畴游。积五年,而太祖定冀州。颙谓畴曰:“黄巾起来二十馀年,
  • 李万超,并州太原人。幼孤贫,负贩以养母,晋祖起并门,万超应募隶军籍。战累捷,稍迁军校。从李守贞讨杨光远于青州,奋勇先登,飞石中其脑,气不属者
  • 《智囊明智部狄仁杰》文言文狄梁公为度支员外郎,车驾将幸汾阳,公奉使修供顿。并州长史李玄冲以道出妒女祠,俗称有盛衣服车马过者,必致雷风,欲别开
  • 西湖梦寻钱缪原文:钱镠,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
  • 常考文言文双音节词现在,我们就依据苏教版课本,将古汉语双音节词例举如下:(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片刻,一会儿。(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祖绥,梁著作佐郎、太子舍人。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
  • 萧德藻原文:吴名憃2,南兰陵为寓言靳之曰3:淮右浮屠客吴4,日饮于市,醉而狂,攘臂突市人5,行者皆避。市卒以闻吴牧6,牧录而械之,为符移授五
  •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
  • 文言文阅读【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 * ,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
  • 古文教学应避免简化为文言文翻译教学据悉,首师大专家呼吁中学古文教学应避免简化为文言文翻译教学,古文学习是一种母语教育,不应存在偏重字词讲解与
  •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及课文解析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
  • 梁书原文: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也。父裼,唐僖宗朝,累为显官。文蔚幼砺文行,求知取友,蔼然有佳士之称。唐乾符初,登进士第,时丞相裴坦兼判盐铁
  • 梅曾亮原文:江宁城,山得其半。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曰“余霞”,因所见而名之也
  • 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
  •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