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石弓的文言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7-05 21:46:41
九石弓的文言文翻译
《九石弓》一文讲的是齐宣王射箭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九石弓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原文
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试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生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译文
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他能使用硬弓。他曾用过的弓没有超过三石拉力的,他把弓拿给身边的`人看,身边的人都试着开弓,但拉到一半就停下来,都说:"这弓拉力不下九石,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呢?"宣王的实际情况是,所用过的弓,从没有超过三石的,可他一辈子都认为自己用的是九石弓,这难道不可笑可悲吗?
注释
1.好:喜爱。
2.引:拉。
3.皆:都。
4.止:停止。
5.以:认为。
6.过:超过。
7.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8.关: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
作者
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期卫国著名商人,后为秦国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国相邦十三年,其门客有三千人。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又称《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吕不韦出生于卫国濮阳,在韩国阳翟经商,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
吕不韦在赵国邯郸经商时,偶然结识秦国宗室,质于邯郸的秦王孙异人(后改名楚),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西入咸阳,游说秦国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前251年,秦昭襄王薨,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三年后秦庄襄王病故,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
吕不韦任秦相期间,组织其门客编纂著名的《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即成语“一字千金”的出处。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译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李贤传》文言文阅读李贤,字原德,邓人。宣德八年成进士。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寻又陈车战火器之利,帝颇采纳
- 《史记·彭越列传》文言文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
- 李姬传文言文〔清〕侯方域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
- 周璕画龙周璕,江宁人,善丹青②。康熙中,以画龙著名。尝以所画张于黄鹤楼,标其价曰“一百两”。有臬司③某者,登楼见之,赏玩不置,曰:“诚须一百
- 汉书原文: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
- 闲聊汉语特点和文言文教学文言文“不是像希腊文、拉丁文那种‘全死’的‘外国文字’”,而是“本国本土产生的应用文字”(唐德刚先生语,见《胡适口述
- 文言文断句与标点题解题技巧1.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①学古
- 刘弘基,雍州池阳人也。父升,隋河州刺史。弘基少落拓,交通轻侠,不事家产,以父荫为右勋侍。大业末,尝从炀帝征辽东,家贫不能自致,行至汾阴,度已
- 三峡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三峡全篇只用一百五十五个字,既描写了长江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长江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
-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范父遭丧乱,客死于蜀汉。年十五,辞母西迎父丧。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事博士薛汉。永平初,陇西太守邓
- 文言文《截竿入城》原文及翻译《截竿入城》这篇文言文教会了我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
- 高稼,字南叔,邛州蒲江人。真德秀一见以国士期之。稼持论不阿,忧世甚切,及郑损为制置使,即求去。未几,改知绵谷县。制置司以总领所擅十一州会子
-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游学京都,举茂才,大将军何进,司空荀爽辟为掾,皆称疾不就,避难江东,孙策创业,遂委质焉。表为正议校尉,纮与张昭井与参谋
- 陈循,字德遵,泰和人。永.乐.十三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习朝廷典故。帝幸北京,命取秘阁书诣行在,遂留侍焉。 &n
- 作者EMAIL:wzmjydn@163.com《〈陶庵梦忆〉序》修正的原文和译文/翻译:张岱原文: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
-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
- 新课标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通假字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zhé)通“谪”《陈涉世家》2、为天下唱“唱”(chàng)通“倡”《陈涉世家
- 葛虚存原文:常州守祖进朝有惠政,落职,公奏留之。祖制衣靴欲奉公,久之不敢言,乃自著之。任潼关道副使时,朝邑雷子霖以理学显,文正治事之暇时造其
- 《宋史·李绚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李绚字公素,邛州依政人。少放荡亡检,兄绹教之书,严其课业而出,绚遨自若,比暮绹归,绚徐取书视之,一过辄
- 阮孝绪传(节选)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年十六,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