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君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24 00:34:22
鲍君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导语:人云亦云,迷信神灵,这都是人们易犯的毛病。故事里那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鲍君”,却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相信我们在笑过之后,一定会有所思考与领悟。以下是小编整理鲍君文言文翻译及答案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文言文,完成小题。(8分)
鲍君
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②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③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④。
【注释】①罝(jū):泛指捕鸟兽的网。②鲍鱼:这里指用盐腌渍的鱼。③怪:以……为奇怪。④息:平息。
译文
从前有个人设下了绳网用来捕捉獐子,抓住了一头獐,主人没发现,一个过路的人偷偷地取走了獐。(过路人)想想又觉得太不好意思,就把带着的咸鱼放在网里后离开。原来的主人归来后,(看见)放在那里的绳网中放着咸鱼,对此感到很奇怪,认为这是神物不敢拿回去。村里人就在此建了个祠庙,称为"鲍君",后来有很多人都信奉这个庙的鲍君,有病的人求鲍神后偶然痊愈,就更说这神特别灵。七八年后,那个当初往网里放咸鱼的.人经过祠庙,问是怎么回事,村人就如实告诉了他。咸鱼的主人说,"这是我(放)的咸鱼呀!哪里来的什么神啊!"于是这件事就平息了。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鲍鱼主过庙下
A.鲍/鱼主过庙下B.鲍鱼/主过庙下1
C.鲍鱼主/过庙下D.鲍鱼主过庙/下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去()(2)故()
【小题3】说说“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1)离开(2)原因
【小题3】这是我放的咸鱼,哪有什么神啊?
【小题4】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鲍鱼主过庙下”这句话的意思是“鲍鱼的主人经过这座庙宇”。根据句子的意思与结构原则,“鲍鱼主过庙下”节奏为“鲍鱼主/过庙下”。
【小题2】(1)“去”在此句中的意思为“离开”,不能理解为“距离”等意思。(2)“故”在此句中的意思为“原因”,不能理解为“故事”等意思。
【小题3】“此”是“这”的意思,“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翻译这句话时,出来注意这两个关键词之外,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与流畅。
【小题4】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可以多角度的来谈。可以从“鲍鱼的主人”这个角度来谈,也可以从“人们盲目相信有神灵”这个角度来谈。如果从第二个角度来谈,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曾巩原文:①古之州从事①,皆自辟士,士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非惟守不得择士,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
- 文言文《东周欲为稻》译文及赏析【提要】在战国时代最有名的说客和谋士就是苏秦,尊称为苏子。他是中国梦想得到权力、金钱和荣耀的士大夫们的楷模。他
- 文言文《愚人食盐》翻译愚人食盐,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愚人食盐》翻译,欢迎参考~愚人食盐朝代:南北朝作者:
- 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附译文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
- 《石钟山记》文言文翻译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石钟山记
- 梁①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②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寙③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
- 酒以成礼文言文翻译导语:《酒以成礼》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以下是小编整理酒以成礼文言文翻译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原文】钟毓(y
- 《减繁增静安乐之基》文言文减繁增静,安乐之基人么减省一分便超脱了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拢,言语减便寡愆尤,思 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
- 瘗旅文的文言文作者:王守仁〔明〕王守仁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
- 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父大通,从梁将王琳归于齐。后复谋还江南,事泄,伏诛。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①,因而妙达钟律②,遍工八音③。造玉磬以献于齐。
- 小升初语文必考文言文知识专题1、《《陈元方 侯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
- 《百家姓咸》文言文《百家姓?咸》作者:佚名历史来源1、出自高辛氏。帝喾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臣子咸丘黑,是咸姓始祖。2、出自巫者。商代有贤臣名
-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该文是《
- 三国志韦曜传文言文翻译《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
- 用诵读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在语言交际应用层面,文言表达几乎从
- 文言文名句积累在语文的学习中,随着知识的加深,会渐渐的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这些文言文大多都是国之精粹,值得我们的学习和传播,下面给大家收集了
- 语智部·总序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语智部·总序作者:冯梦龙【原文】冯子曰:智非语也,语智非智也,喋喋者必穷,期期者有庸,丈夫者何必有口哉!固也,
- 何景明上冢宰许公①书何景明中书舍人②何某顿首,上书冢宰许公下执事③:某诚至愚,窃见明公自入吏部,所推进者皆崇饰名节、砥砺廉耻之士,清议攸与④
- 古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文言文阅读:《闲情偶寄饮馔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秦宓字子勅,广汉綿竹人也。少有才学,州郡辟命,辄称疾不往。刘瑋时,宓同郡王商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