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亭记》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9-03 00:19:55
《喜雨亭记》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②,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③虽欲优游④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注】①忭(biàn)欢乐 ②荐饥:连年饥荒 ③二三子:你们 ④优游:悠闲自得。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 ②既而弥月不雨( ) ③以属客而告之( )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C、忧者以乐,病者以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越三月,乙卯乃雨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13、《喜雨亭记》一文表现了苏轼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欧阳修在《 》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2分)
[答案]10、①第二年 ②下雨 ③通“嘱”,劝酒 11、C 12、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座亭子中悠闲自得地享乐,难道做得到么? 13、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
4.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治:修建。
B.亭以雨名,志喜也。 名:命名。
C.雨麦于岐山之阳。 阳:山的南面。
D.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狱:监狱
5.对文中划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B.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C.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D.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喜雨亭记》一反亭台游记的通常写法,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交错并用,可谓运笔生辉,出手不凡。
B.下雨前,太守就已经开始修亭凿池,没有顾及到忧心庄稼的百姓。亭成恰逢雨至,太守看到人民庆祝的场景,深为惭愧,将这一场喜雨归功于天子和造物主,并用“喜雨”来给亭子命名。
C.为表现百姓之喜,文章除了具体描写官吏、商贾、农夫的欣喜若狂,还交代此前“弥月不雨”的情况,为后文记“喜”做了有力的衬托,行文曲折起伏,饶有兴味。
D.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小亭子的建成并非什么大事,可苏轼却把它与人民“喜雨”的大事联系起来,表达与民同乐的感情。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12分)
(1)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2)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孔雀东南飞》)
参考答案:
4.D(3分,狱:诉讼案件)
5.A(3分)
6.B(3分,中国封建时代,为官者建亭供游乐本是常事,更何况苏轼这样一位为政清廉,祟尚节俭的官吏,断不会建豪华的丽亭美池。如文中所述,“喜雨亭”不过是一个供休息的场所而已,一个极普通的亭子,B项说法没有道理。)
7.翻译句子每句3分,共12分
(1)不久,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正为此感到忧虑。(“既而”1分;“雨”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1分;“以为”省略,需添加代词,1分。)
(2)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出现旱象便把雨赐给百姓。(“今天”,古今异义1分;“始”,1分;“赐之以雨”,状语后置1分。)
(3)已经出洞,就有人责怪那想要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未能享尽游洞的乐趣。
(4) 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zi6*杀这件事,心里知道(从此与刘兰芝)永远离别了,在庭院里的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就在向着东南的树枝上吊死了。
参考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于是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赵普文言文导学案答案《赵普》导学案教学目标:1、准确地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叙事简
- 中考文言文的复习要诀文言文复习的重点是课本,不是做题因为有些地方中考不使用课内文言文材料命题,所以有不少同学大量做一些文言文题目来复习。或者
- 《齐桓下拜受胙》文言文及翻译《齐桓下拜受胙》这篇百字短文记述了齐桓公在会晤诸侯时接受周襄王赏赐祭肉的`一个场面。粗读似乎平淡无奇,细品则觉别
- 新唐书原文:柳仲郢,字谕蒙。长工文,著《尚书二十四司箴》。为韩愈咨赏。及进士第,为校书郎。牛僧孺辟武昌幕府,迁侍御史。有禁卒诬里人斫父墓柏,
- 隋书原文:刘行本起家梁武陵王国常侍。遇萧脩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璠归周,寓居新丰。每以疯读为事,精力忘疲,虽衣食乏绝,晏如也。性刚烈,有不可夺
-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原文及翻译袁宏道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袁宏道原文:庐山之面,在南康,数十里皆壁
- 刘基噬狗原文:楚王问于陈轸曰:“寡人之待士也尽心矣,而四方之贤者不贶寡人,何也?”陈子曰:“臣少尝游燕,假馆于燕市,左右皆列肆,惟东家甲焉,
- 读书之法朱熹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①,则亦虚心静虑,
- 宋史寇准传文言文翻译《宋史寇准传》是一篇长篇的文言文,相信很多朋友都没有读过。以下是它的原文翻译,一起来了解吧。宋史寇准传文言文翻译原文宋史
- 端午节诗选端 午(唐)文 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
-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文言文及翻译《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主要是哀悼许平有才能而屈于下位。文章第二段以离俗独行之士和趋势窥利之士的
- 旧五代史原文:徐怀玉,本名琮,毫州焦夷县人。少以雄杰自任,随太祖起军。唐中和末,从至大梁。光启初,蔡寇屯金堤驿,怀玉将轻骑连破之,由是累迁亲
- 童趣文言文阅读训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甲]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
-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 螳螂捕蛇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臣蛇围②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
- 王叔文母刘氏柳宗元夫人姓刘,其先汉河间王。王有明德,世绍显懿。至于唐,有文昭者,为绵州刺史,号良二千石。其嗣慎言,为仙居令、光州长史,克荷于
- 王冕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王冕出自于《王冕传》,作者为明代文学家宋濂。王冕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阅读《王冕传》(节选)王冕者,诸
- 文言文《鸿门宴》翻译《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作者通过对鸿门宴全过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揭示了项羽自矜功伐、为人不忍的悲剧性性格及其失败的
-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①人。幼慧,即能诗。顺治十五年进士。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②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
- 《王孙满对楚子》文言文鉴赏《王孙满对楚子》讲的是: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吞并了一些小国,确立了霸权之后,陈兵周朝边境,问九鼎的轻
-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相关背景]1、“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