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段文言文练习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0-27 08:31:59
标签:
《论语》选段文言文练习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①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①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②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案】
16.(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共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1分) 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2006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红线传 袁郊 红线,潞州节度使薛嵩青衣。时军中大宴,红线
- 《呆若木鸡》《楚人学舟》文言文比较阅读[甲] 纪渻子①为王(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②。”十日又问。曰:
- 文言文《夸父逐日》译文及注释夸父是位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位善于奔跑的`巨人,与太阳“逐走”。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夸父逐日》译文及注释
- 初中语文文言文抢分计划考查要点1.理解文中主要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
-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
- 《卢君出牧》文言文训练文言文阅读。卢君出牧衢州,有一士投贽①。公阅其文,十篇,皆公所制也。密语曰:“非秀才之文。”对曰:“某②苦心忧课③,非
- 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方法和答题技巧一.通假字通假字不常出现,而且高中课本要求掌握的通假字也就是一百来字,翻译时,如果照某字的一般意义翻译不通,
- 《魏之围邯郸》的文言文翻译《战国策 韩一 魏之围邯郸》作者:刘向魏之围邯郸也,申不害始合于韩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恐言而未必中于王也,王问申
- 明史原文:徐学诗,字以言,上虞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二十九年,俺答薄京师。既退,诏廷臣陈制敌之策。诸臣多掇细事以应。学诗
- 中考文言文实词1、比① 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② 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③ 比较、比拟。④ 及
- 伏羲画卦的文言文翻译伏羲台分3层,最上层为不等边8角形,俗称8卦台,又称伏羲画卦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伏羲画卦的文言文翻译,希
- 梁史原文: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高祖东下平建
-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习题:拒贿却请传佳话明人许应逵,为东平太守,得论调去,吏民走送,哭泣不绝。许君晚至逆旅①,谓其曰:为吏无所有,只落得百姓
- 郑人置履文言文翻译导语:郑人置履,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注重事实,不能太墨守成规。词语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下面由小编为
- 刘文静,字肇仁,父韶,仕隋战死,赠上仪同三司。文静以死难子,袭仪同。倜傥有器略。大业末,为晋阳令,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咤曰:“
- 烛邹亡鸟【原文】 景公好弋①,使烛邹②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杀之。晏子日: “烛邹有罪三,请数③之以其罪
- 古代文化常识——了解常识,传承文化1.称谓类(1)字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叫作“字”《礼记•曲礼•上》提出“男子二十
- 《晋书列女羊耽妻辛氏传》的文言文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聪朗有才鉴。初,魏文帝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
- 一日一练炳烛而学中考课外文言文晋平公①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②呼?”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虞溥传文言文翻译虞溥西晋教育家,强调学习与教育对人品形成作用。主张广立学校,认为学校乃是学子“大成之业,立德之基”。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虞溥传文
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