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学期期末文言文要点练习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0-02 00:05:56
标签:
语文下学期期末文言文要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贡问:师与商①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②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③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注释】
①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
②愈:胜过,强些。
③孳孳:勤勉不懈的样子。
④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1)试分别概括孔子立身行事的原则和公孙丑、孟子求道的观点。(4分)
(2)结合上面的选段,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中道而立。(5分)
参考答案:
(1)(4分)孔子认为应该不偏不倚,做得恰到好处。(1分)公孙丑认为,道应该可望也可及,才能令人勤勉地追求。(1分)孟子则认为真理不能降格以求。(1分)同时认为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做到中道而立(1分)
(2)(5分)示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确立好行事的标准,并努力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如在教学中,教师既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激活学生思维,注重传授的方法;又不能包办代替,越俎代庖,要给学生留有消化、理解、自我体验、自主探究的余地。(5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宋史郭廷谓传文言文翻译《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以下
- 孟子见齐宣王曰: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
- 晋书原文:①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
- 壮士缚虎(清)沈起凤《谐铎》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①时令猎户捕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
- 宋书原文:傅弘之,字仲度,北地泥阳人。傅氏旧属灵州,汉末郡境为虏所侵,失土寄寓冯翊,置泥阳、富平二县,灵州废不立,故傅氏还属泥阳。晋武帝太康
- 经典文言文阅读题文言文阅读。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 三峡文言文精读十、朗读节奏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十一、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
- 曾巩原文:熙宁元年七月甲中,河北地大震,坏城郭屋室,瀛州为甚。是日再震,民讹言大水且至,惊欲出走。谏议大夫李公肃之为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知
- 梁书原文:王筠字元礼,又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名。陈郡谢览,览弟举
- 世说新语原文:殷仲堪当之荆州,王东亭谓曰:“德以居全为称,仁以不害物为名。方今宰牧华夏,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不乖乎?”殷答曰:“皋陶造刑辟之
- 《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导语:韩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柳宗元小石潭记文言文翻译作者按游览顺序组织材料,抓住景物特征,用生动的语言借景抒发了作者谪居荒原之地的孤寂、凄苦忧伤的感情。小编为你整理了柳
- 文言文《促织》知识点学习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3、比:宰严限追比(追征。)
- 高中语文文言文怎么学文言文是一种仍然活着却也已经死去的语言,说他活着,因为我们的汉字和文化从未断绝,说他死了,是因为文言文已经与我们现代语言
- 胡灐,字源洁,武进人。生而发白,弥月乃黑。建文二年举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迁户科都给事中。(永乐)五年遣灐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
- 文言文训练:《出师表》节选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15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少聪敏,数岁解属文,弱冠拜秘书正字,俄补相王府典签。开元初,累迁长安令。长安旧有配户和市之法,百姓苦之。耀卿到官
-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实词一词多义然 ①则弛然而卧②若听茶声然③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④满座寂然⑤康肃忿然曰(a连词:但是,可是b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相
- 柳宗元原文: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
- 高中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复习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浚:必浚其泉源(疏通,深挖)2、当:当神器之重(主持,掌握)3、景:承天景命(大)4、董:
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