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名词作状语的复习归纳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21 04:55:04
中考文言文名词作状语的复习归纳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名词活用作状语便是其中之一。一般地说,在古文中,一个名词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系,就应该考虑那其中是否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了。如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句中的人立构成的就不是主谓关系,而是表明那横在道上的狼站立的方式。名词作状语有下列七种规律:
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如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灰与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徐宏祖《游黄山记》)句中的壁,赢粮而影从(贾谊《过秦论》)中的影,就属于这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成语,如土崩瓦解中的土与瓦、星罗棋布中的星与棋、蚕食鲸吞中的蚕与鲸、风起云涌中的风与云,也都属于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状态的例子。仅以土崩瓦解为例,指出一个误区。有人认为土崩与瓦解均为主谓关系,然后构成了联合结构。错了,因为在成语决不是说土与瓦怎么了,而是在比喻某事物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彻底崩溃了。
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例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中的船,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的杖,市中游侠儿得佳者而笼养之(《促织》)中的笼,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箕畚等,就应该归入状语这一种用法。需要指出的是表工具方式的名词状语在翻译时除了可以加介词之外,还可以时灵活一些,如余自齐安适临汝(《石钟山记》)句中的舟行就应该译为乘着小船再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石钟山记》)中的目见耳闻也该译为亲眼亲耳才是。
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比如时间名词日与月活用的例子就有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中的日(译为一天比一天),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中日(译为每天),日削月割(《六国论》)中的日月(译为一天天、一月月),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中的月(译为每日)等。再如时间名词岁的活用就有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中的岁(译为每年),良庖岁更刀中的岁(也译为每年)等。
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介词。例子俯拾皆是。如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孔雀东南飞、北伐、南征、西行等,译时加介词向;外调上访等,译时加到,而外连横而斗诸侯中的外、内惑与郑秀,外欺于张仪中的内与外译时均得加上介词对。
规律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那活用的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如卒廷见相如中的`廷应译为在朝廷上,秦伯素服郊次(《崤之战》)中郊也得译为在城郊,草行露宿(《指南》录后序))中的草和露,需译为在草丛中、在露天里,而沛公已去,间至军矣、道芷阳间行两句中的间就应译为从小道了。
规律六: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兄,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中的隶,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列传》)中的客,就需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像对待奴隶一样,像对待宾客一样。
规律七: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按照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如下面的例子,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采草药》)中的古法(译为按照古代的方法),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次(译为按次序),灵运所未至,理未足怪也(《雁荡山》)中的理(译为照理)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中的分(译为照名分)等。至于义不赂秦(《六国论》),义不食周粟(《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中的义若译为按照正义是可以的,但若稍微灵活一点,译为坚持正义似乎更好些。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之吴隐之传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
-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过秦论知识点总结《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下面是小
- 文言文人生感悟短语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那文言文人生感悟说说心情短语应该怎样表达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文言文人生感悟短语内容
-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于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表卒,峻率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
- 张去华,字信臣,开封襄邑人。幼励学,敏于属辞。召试,授御史台主簿,属三院议事,不得预坐。谓所亲曰:“簿领①之职,非壮夫所为。”即弃官归郑州,
-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
-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王翦将兵《王翦将兵》是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相关文言文。节选自《史记》。大家是否已经阅读了呢。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王翦将兵,欢迎
- 旧唐书原文: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人也。祖融,司本大夫。父瑜,绛州刺史。寂少孤,为诸兄之所鞠养。年十四,补州主簿。及长,疏眉目,伟姿容。隋开
-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朔初来,上书曰:“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
- 中考文言文唐太宗论弓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①,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 明史原文:方克勤,浙宁海人也。少从乡先达学,穷研力索,至忘寝食。元末乱,隐山谷中。国初被征,起家为济宁知府。比至官,聘贤者为师,各立学,学凡
- 《新唐书韦嗣立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友悌,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
- 白圭曰:“丹之治水①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②。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
- 文言文《公输》译文及注释《公输》是九年级下册里的一篇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公输》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
- 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回顾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规定,文言文教学要达到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
- 吕由诚,字子明,御史中丞诲之季子。幼明爽有智略,范镇、司马光,父友也,皆器重之。以父恩补官,调邓州酒税,临事精敏,老吏不能欺。会营兵窃发,聚
- 终南别业 王维 唐中岁①颇好道②,晚家③南山⑧陲④。 兴来每独往,胜事⑤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
- 文言文有哪些常用的成语·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
- 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也。顺博涉经史,有才策,知名于世。始光初,从征蠕蠕。以筹略之功,拜后军将军。世祖将讨赫连昌,谓崔浩曰:“朕前北征,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