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名士文言文阅读答案及解析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26 09:13:34
家有名士文言文阅读答案及解析
家有名士
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清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
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晋阳秋》曰:济有人伦鉴识,见湛,叹服其德宇。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注】正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内的文字是南朝刘孝标的注解。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肃:恭敬
B.绝难乘,少能骑者 绝:非常
C.唯当就蚁封耳 就:留下
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 谓:评价
【答案】C
【解析】就:是动词,靠近,接近意。考察学生对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以及《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就字知识的.迁移。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组是(3分)
①济先略无子侄之敬 ④唯父昶异焉
②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⑤浑曰:何如我?
③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美痴 ⑥卿家痴叔死未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答案】A
【解析】②④⑥项表明对王湛的了解相关语句。
11.下列对正文及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
B.王济看到王湛床头放着《周易》,感到奇怪,问叔父要此书何用,是否看过此书,流露出对叔父的轻视。
C.王湛看不上王济的那匹马,王济于是牵来督邮马喂养,十几天后给叔父试骑,方知叔父骑技极为高超。
D.王济告诉父亲,说叔父远比自己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见到武帝时,又说叔父王湛超过了魏舒。
【答案】A
【解析】从不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原文意思是几乎不去看望叔叔,且偶尔去看望一下,也只是寒暄几句罢了。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3分)
(2)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3分)
(3)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3分)
【答案】
(1)(3分)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论《周易》,(王湛)分析精微,王济从来没听说过,感叹(叔父)深不可测。
(2)(3分)王浑问他这样说的缘故,王济感慨地把此事如此这般详尽地叙述(一遍)。
(3)(3分)武帝每次见到王济,总是拿王湛来调侃他。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明史原文:徐学诗,字以言,上虞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二十九年,俺答薄京师。既退,诏廷臣陈制敌之策。诸臣多掇细事以应。学诗
-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全诗赏析翻译十月二十八日夜风雨大作 陆游 宋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
- 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吉林。少孤贫,事继母孝。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嗣从多隆阿援湖北,复黄梅,赐号图尔格齐巴图鲁。
- 龚遂为渤海太守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
-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分析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
- 雷有终,字道成,幼聪敏,以荫补汉州司户参军。时候陟典选,木强难犯,选人听署于庭,无敢哗者。有终独抗言.愿为大郡治狱掾,陟叱之日:“年来三十,
- 初一文言文《共工怒触不周山》翻译《共工触怒不周山》(《淮南子。天文》。《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 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作者】:柳宗元 
- 陈维崧《醉落魄咏鹰》阅读答案及文言文翻译赏析醉落魄咏鹰①【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②,风低削碎中原路③。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④。男
- 高中文言文判断句总结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
- 曹氏不怕鬼文言文阅读附答案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精练曹氏不怕鬼曹司农①竹虚言,其族兄自歙②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
- 锲而不舍文言文翻译锲而不舍出自《劝学篇》,下面请看锲而不舍文言文翻译的更多详细内容!欢迎阅读【原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孔子过而不式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过而不式。子贡执辔而问曰:“礼,过三人则下,二人则式。今陈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
- 桓公服紫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桓公服紫》主要是以齐桓公喜爱穿紫色的衣服论述起来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桓公服紫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齐桓公好服紫
- 高考文言文阅读做题技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高考文言文阅
- 《小石城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后游行而作,是《永州八记》最后一篇。作者先详细描绘了小石城山的
- 萧劢字文约,喜愠不形于色。位太子洗马,母忧去职,殆不胜丧。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或遇风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复前,家人不能禁。景特所钟
- 文言文《庆宫春·双桨莼波》赏析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策奏,天子擢弘对
- 清史稿原文: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明末流贼陷睢州,母赵殉节死,事具《明史列女传》父契祖,挈斌避兵浙江衢州,顺治二年,奉父还里。九年,成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