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二跷为病文言文节选

二跷为病文言文节选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16 19:24:53 

标签:

二跷为病文言文节选

秦越人难经曰∶阴络者,阴跷之络;阴络者,阳跷之络。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王叔和脉经曰∶阴跷脉急,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阳跷脉急,当从外踝以上急,内踝以上缓。

又曰∶寸口脉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苦腰背痛,叉为癫痫僵仆羊鸣,恶风偏枯、 痹、身体强。

又曰∶微涩为风痫,并取阳跷,在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穴。(附阳穴也)

又曰∶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动苦癫痫、寒热,皮肤淫痹,又为少腹痛,里急,腰及髋下相连,阴中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髋,髀骨也。 ,腰下穴也)

又曰∶癫痫螈 ,不知所苦,两跷之下,男阳女阴。

张洁古曰∶跷者,捷疾也。二脉起于足,使人跷捷也。阳跷在肌肉之上,阳脉所行,通贯六腑,主持诸表,故名为阳跷之络;阳跷在肌肉之下,阴脉所行,通贯五脏,主持诸里,故名为阴跷之络。阴跷为病,阴急则阴厥胫直,五络不通,表和里病;阳跷为病,阳急则狂走目不昧,表病里和。阴病则热,可灸照海、阳陵泉,(在膝下一寸 外廉陷中,足少阳之合也,筋病治此)阳病则寒,可针风池、风府。(风府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太阳、阳维之会也)

又曰∶在阳表者当汗之,在阴里者当下之。又曰∶癫痫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

素问腰痛论曰∶腰痛不可举者,申脉、仆参举之。(太阳之穴,阳跷之本也)又曰∶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三 。在跷上 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

王启玄云∶足太阳之脉,循腰下会于后阴,故曰会阴。直阳之脉,挟脊下行,贯臀至 ,循 ,过外踝之后,条直而行者,故曰直阳之脉也。跷,为阳跷所生,申脉穴也。跷上 下,乃承筋穴也,即 中央如外陷者中也。

太阳脉气所发,禁针刺,但视其两 中央有血络盛满者,乃刺之出血。

又曰∶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KT KT 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三 ,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

王启玄云∶阴跷起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循阴股入阴,而循腹入胸里、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 内廉,属目内,会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故病状如此。内筋,即阴跷之 ,交信穴也。

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 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 ,(即申脉也)左刺右,右刺左,如人行十里顷而已。

灵枢经曰 目中赤痛,从内 始,取之阴跷。(交信穴也)

又曰∶风痉反折,先取足太阳及 中及血络出血,若中有寒邪,取阴跷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

李濒湖曰∶足太阳,京骨穴也。在足外侧小指本节后大骨下,赤白际陷中,针三分,灸七壮。 中,委中穴也。在曲膝后横文中,针三分。阴跷取交信穴,见前。三毛,大敦穴也。在足大指外侧三毛中,肝脉之井也。

针三分,灸三壮。血络者,视其处有络脉盛满者,出其血也。

又曰∶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 。阳气盛则 目,阴气盛则瞑目,热厥取足太阳、少阳。

甲乙经曰∶人病目闭不得视者,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病目不得瞑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也。

灵枢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 疾,而先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焉。

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也。治当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荆,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其方用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至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久者三饮而已。

李濒湖云∶灵枢有云∶足太阳之筋为目上纲,足阳明之筋为目下纲,寒则筋急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

又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营卫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人气血衰、气道涩,卫气内伐,故昼不精而夜不瞑。又云∶多卧者,肠胃大而皮肤涩,分肉不解,卫气行迟故也。张子和云∶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卧。

巢元方云∶脾病困倦而嗜卧,胆病多烦而不眠。王叔和脉经云∶水流夜疾有声者,土休故也,人亦应之。人夜卧,则脾不动摇,脉为之数疾也。

一云∶脾之候在睑,睑动则知脾能消化也。脾病则睑涩嗜卧矣。数说皆论目闭目不瞑,虽不言及二跷,盖亦不离乎阴阳营卫虚实之理。可互考者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读文言文《陈情表》有感“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熟悉的旋律回响在耳畔,我不由地思索,何为孝也?汉文帝亲尝汤药是孝心使然,老莱子戏彩娱亲是
  • 许衡原文: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
  • 宋史文言文原文和译文原文:罗点字春伯,抚州崇仁人。六岁能文。登淳熙二年进士第,授定江节度推官。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岁旱,诏求言,点上封
  • 《百家姓谈》文言文译文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译文既济,“亨通”,小事而能亨通。“利于守
  • 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原文及翻译导语: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下
  •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文言虚词是高考语文中的难点,也是重点。领会文言虚词的用法多靠多读多悟,下面介绍部分高考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
  •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必须背诵70首优秀古代诗词。这些古诗词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是中国五千年诗歌史上的
  • 宋濂原文: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不足,则以六物推人休.咎.。固贫甚,然独 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
  • 资治通鉴原文: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行
  • 于园的文言文翻译《于园》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大家张岱所写的一篇文章,于园因奇石而得名,这篇文章是张岱浏览于园的所见所感。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
  • 《左传庄公 庄公二十七年》的文言文解说《左传庄公 庄公二十七年》作者:左丘明【经】二十有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
  • 冯谖客孟尝君译文及注释《冯谖客孟尝君》表现冯谖的政治识见和多方面的才能,反映出齐国统治集团内部和齐、魏等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冯谖善于利用矛盾以
  •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 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众所周知,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1、词的古今
  • 宋史原文:王琪字君玉,儿童时已能为歌诗。起进士,调江都主簿。上时务十二事,请建义仓,置营田,减度僧,罢鬻爵,禁锦绮、珠贝,行乡饮、籍田,复制
  •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生三岁,其父徙家镇江。稍长,从其乡二孟先生学,孟之徒恒百余,独指秀夫曰:“此非凡儿也。”景定元年,登进士第。李庭芝
  • 史记原文: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
  • 高考文言文《始善之论》伏闻上古之年,盘古奋威,混沌初开,已而清者上浮而为天,浊者下沉而为地,玉宇澄清,此天地之始也,善始之论。天地既有,女娲
  • 《本草纲目?草部?盍藤子》 释名和主治文言文作者:李时珍释名象豆、盍子、合子。气味(仁)涩、甘、平、无毒。主治喉痹肿痛。用盍藤子烧过,研细,
  • 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原文及翻译导语:韩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