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4-06 21:35:17
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言文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广大学生接触、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然而,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不喜欢学习文言文,学生们说,语文我最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是学生的第一怕,但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明显在提高,高考中文言文所占的分值也明显在增加,所以,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学生学习文言文出现的问题,然后正确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意义就不言而喻。
问题:
1、兴趣不多
2、诵读不多
3、拓展不多
4、方法不多
5、提升不多
原因:
教师方面:教学中教师总怕学生这也不知,那也不懂,因而对一篇文言文,很多老师从字词的解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思想内容的概括无所不讲,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在被动中接受老师的所谓知识的传播。
教材方面:由于文言文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再加上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异,一些词语用法的不同,古汉语常识等,无形之中加深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视文言文为第二外语。
学生方面:许多中学生认为,文言文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文言文学习、掌握与运用只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说自个儿跟不上时代,是个古董。
高考方面:综观历年的高考试题,考的大多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还是停留在字词句的层面上。高考如此,在课堂中,文言文教学自然也就是以字词教学为主,而要做到字字清楚,句句落实,串讲法应该是最好的。
习惯方面:由于文言文阅读面狭窄,接触到的文言材料有限,学生难以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往往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依赖心理;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再加上课时紧张,教师只好串讲、直译,这又直接养成了学生的惰性心理,自然更难形成阅读能力,如此恶性循环。
对策:
1、实施诵读策略
读书须百遍,其义即自见。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因为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知识经济时代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吟唱,但书读百遍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诵读在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等方面的确大有裨益。
2、实施授渔策略
文言文教学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法、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文言文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养成需要主体多读的实践,在感性经验不断积累、丰厚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后自己悟出来。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里这样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3、实施课改策略
《学记》曰:学贵在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此语道出了质疑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不够活跃。其所以如此,原因有两点:一是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从入校门开始,学生一直处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中,成为储存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对于互动教学难以适应。二是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心,害怕在课堂上答错了问题。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出一种合作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4、实施迁移策略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主要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课文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将知识和能力所得作正向迁移,适当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
5、实施兴趣策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本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因为我们没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taste(品味)、欣赏、快乐,尤其是对祖国传统语言的欣赏,我们总是在对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上施教,使文言文学习成了学生的负担。
以文言文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文言文的精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理解运用能力,中国的古典文学艺术光辉会永驻每个中国人的心灵。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杞人有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
- 鸿门宴文言文原文翻译《鸿门宴》是我国千古流传的经典文言文,下面是鸿门宴文言文原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鸿门宴原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
- 余珊,字德辉,桐城人。正德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庶吉士许成名等罢教习,留翰林十七人。珊以为滥,疏论之。语侵内阁,不纳。巡盐长芦,发中官奸
- 宋史原文: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日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
- 课外文言文阅读之欧阳日华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
- 明史《明史•张溥传》原文: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
- 《百家姓.季》文言文的历史来源《百家姓 季》作者:佚名历史来源「季」源出:以次为氏,古代同一辈份的.排行为「伯、仲、叔、季」,季者少子也,据
- 文言文阅读训练害之而反利篇害之而反利阳虎为乱于鲁①,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围三匝②,而阳虎将举剑而伯颐③。门者止之曰
- 陈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也。球少涉儒学,善律令。阳嘉中,举孝廉,稍迁繁阳令。复辟公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桂阳黠贼李研等群聚寇钞,陆梁荆部
- 《贾谊论》文言文翻译贾谊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人物评论文,评论对象为西汉初年文帝时期的政治家贾谊。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贾谊论》文言
- 类比手法教文言文有哪些摘 要:文言文教学,一直被教师认为是比较难操作的一块。对照英语教学的特点,运用类比手法进行文言文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明史节选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
- 旧五代史原文:庄宗,讳存勖,武皇帝之长子也。武皇特所钟爱。帝时年十一,从行。初今入觐献捷,迎驾还宫,昭宗一见骇之,日:“此儿有奇表。”因抚其
- 材论文言文翻译《材论》是王安石的散文作品,出自《临川先生文集》。该文论述统治者应如何去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对人才的重要性和选拔任用人才的方法
- 石天麟,字天瑞,顺州人。年十四,入见太宗,因留宿卫。天麟好学不倦,于诸国书语无不习。帝命中书令耶律楚材厘正庶务,选贤能为参佐,天麟在选,赐名
- 学奕文言文翻译《学弈》告诉我们,在学习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学习态度的专心与否决定着学习结果的好坏,因此,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地 学习。下面是小编
- 苏轼原文:谨按唐太宗著《司门令式》云:其有无门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奏不许关碍臣以此知明主务广视听深防蔽塞虽无门籍人犹得非时引见祖宗
- 水仙原文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①: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
-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宋绶荐其材,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奏曰:“唐贞观中,尝下诏今致仕官班本品现
- 程门立雪文言文及翻译文言文《程门立雪》主要讲学生尊师重道的道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程门立雪文言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
